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深港“共读双城”再续新篇 逾150文献呈现雷圭元学术与艺术成就

2025-11-09 05:01: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雷圭元设计文献展”现场。右图:展出的雷圭元设计图案全过程。

  【大公报讯】记者颜琨报道:“雷圭元设计文献展”昨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正式开幕,是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深港“共读双城”系列活动之一。今次展览由深圳市读书月组委会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共同主办,汇集雷圭元的17本经典著述,以及手稿、设计作品、绘画作品、教学档案等150余件珍贵文献的覆制品,旨在系统呈现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奠基者、现代工艺美术与设计实践的先行者雷圭元的学术思想、教育贡献与艺术成就。

  展现融会中西艺术探索

  雷圭元是中国现代设计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不仅是民国时期四川省立艺专和新中国第一所设计高等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更在长达62年的教学生涯中,秉持“古今中外,以我为主”的学术信念,构建了中国现代图案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设计的“民族化”与“现代化”探索指明了方向。策展人郭秋惠表示,“雷圭元提出了工艺美术设计应该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群众、面向当代、面向未来,这个理念当下依旧适用。展览中还以‘转糖花’为例,展现雷圭元记录纹样的过程。从黑白的国画写生到彩色国画写生,再到陶瓷设计稿最后制作成瓷盘。”

  今次展览以“永远的‘教书匠’”和“‘无界’的艺术家”两大主题展现雷圭元的艺术成就及背后的故事。走进展览大厅,首先看到以“知识之树”为核心的视觉符号,象征雷圭元以图案研究为根基,图案教育为枝干,融合“研究、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图案学体系。“永远的‘教书匠’”以雷圭元执教的五所重要院校为主线,勾勒其教育理念的演进历程与实践探索,生动展现他如何将时代需求、国际视野与本土化相融合,开创中国设计教育的创新路径。“‘无界’的艺术家”则聚焦雷圭元跨越图案设计、工艺美术、绘画等多领域的实践成果,呈现其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艺术探索,打破艺术与设计的边界,实现传统语汇的现代表达。

  配合今次展览,主办方亦推出雷圭元设计文献主题工作坊,于11月15日举办“心中的图案——藏书票制作”,将雷圭元的学术理念落地,成为公众可参与的创意实践。

  图片:大公报记者颜琨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