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首届“香港国际AI艺术节”将会呈现田晓磊作品《后人类博物馆》。右图:安德烈亚.安纳与蒂博.布雷维的作品《备用包》将在艺术节上亮相。
首届“香港国际AI艺术节”(下称艺术节)将于12月19日至21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艺术节以“预见未来:现实与无界”为主题,呈现来自逾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艺术家的AI艺术作品,超过30家机器人企业的百馀台机器人亦将悉数登场。此外,艺术节将通过AI艺术展、机器人嘉年华、香港AI科普周、机器人游园会等40余场活动,呈现AI赋能艺术、融入生活的可能性。\大公报记者 李兆桐
艺术节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于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预告活动亮点内容及部分AI艺术展品。紫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丁伟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艺术节将打造集艺术展演、科技互动、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平台。艺术节核心活动─亚洲首个全感官沉浸式AI艺术展,将以演算法、视觉生成、声音交互等为媒介,打造穿越艺术与科技边界的“智能文明实验”。此外,还将“打造全球首个以艺术为核心形式的机器人嘉年华,汇聚多个智能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涵盖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灵巧手、外骨骼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等。”将机器人从“展示品”转化为“参与者”,呈献机器人时装秀、竞赛对弈、擂台挑战等互动环节,并举行太平山顶“未来快闪直播”、维港夜景互动等活动。艺术节期间亦将举办“香港科普周”活动,联动香港多个高校及中小学,并向公众开放,通过大师讲堂、AI工作坊等形式,分享业界前沿动态。
亚洲首个全感官沉浸式AI艺术展
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透露,本届艺术节期间,徐冰、比尔.沃恩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将集中亮相。展览以“感能涌现”为核心命题,探讨“人类的主体性、人类的创造力如何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技术时代,能够去不断帮助人类找到自身的、本体性的价值。”本次展览的亮点展品包括︰徐冰作品《人工智能无限电影》,让观众通过输入关键字或句子创造出永不重复的电影;加拿大艺术家比尔.沃恩通过外骨骼装置探讨人机关系的《一路顺风》;法国艺术家帕特里克.特雷塞特让人类扮演模特,机器人进行素描的装置作品《人类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于朕带来可以沉浸式感受石窟文化的电影《寻窟》等。
艺术节还将构建多元合作平台,打造融合艺术与AI技术的“未来家空间”;举行AI论坛,探索生成式技术对于艺术创新、影视创作的全新模式;并将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探讨金融赋能路径,促进科研、资本与艺术创新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