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香港故宫馆“古埃及文明大展”明开放

2025-11-19 05:02: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展览展厅现场。下图:主礼嘉宾出席“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展览开幕典礼。

  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下称“香港故宫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特别展览“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下称“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明日起至2026年8月31日于香港故宫馆展厅9举行。是次展览为香港历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展期最长的古埃及文物珍藏展览,将首次展出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直接借出的250件来自七间埃及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及新近出土的考古发现,包括图坦卡门在埃及的唯一巨型石像等。\大公报记者 李兆桐(文)何嘉骏(图)

  本次展览展品来自埃及国家博物馆、古尔代盖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以及萨卡拉考古遗址等,亦有出自香港故宫馆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馆的藏品。通过“法老的国度”“图坦卡门的世界”“萨卡拉的秘密”“古埃及与世界”四大单元呈现近5000年的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并通过文物探索古埃及繁盛时期的政治、文化艺术、生活和宗教信仰。

  展览昨日于香港故宫馆举行开幕典礼。主礼嘉宾包括︰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副部长Yomna El-Bahar、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花有、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Mohamed Ismail Khaled、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陈智思、埃及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馆总领事Baher Sheweikhi、香港故宫馆董事局主席孔令成、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文、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香港故宫馆馆长吴志华等。

  Yomna El-Bahar在开幕礼上指出,是次展览“不仅是文明的交汇,更是一次古埃及不朽文化遗产与香港的深刻对话。”先后在上海以及香港展出从埃及借展的珍贵文物,“向世界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历史是一座连结彼此的桥梁,而非疆界。”

  动画演示木乃伊制作过程

  走进展厅,即可看见多座来自“法老的国度”单元中的法老雕像和石碑。展览客席总策展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颜海英介绍称,展览打破了传统的策展模式,“不是那种方方面面按时间线的介绍,而是用一些重点(来讲述历史)。”如第一单元抓住“神圣王权”的重点,“还有埃及的等级社会、仪式生活等,来唤起大家对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文明相似性的共鸣。”

  “法老的国度”单元通过展示不同法老的雕像,并介绍不同法老的故事,折射出古埃及神圣王权的发展。带有各种神明形象的雕像与工艺品能让人一窥古埃及兼容并包、内涵丰富的多神信仰体系。而彩绘木棺、墓葬纸草、各类饰品等,据颜海英介绍是寄托古埃及人对“永恒来世的渴望”。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故宫馆在这一单元特别制作多个数字媒体展品,通过动画演示了解木乃伊的制造过程、古埃及人的生活场景等,是在此前上海“古埃及文明大展”后创作的新内容。

  并列展出相近时期中国文物

  走进第二单元“图坦卡门的世界”,观众能够近距离观察图坦卡门陵墓出土的多件珍宝。

  在第三单元“萨卡拉的秘密”中,有多个在萨卡拉“新鲜出土”装饰与风格各异的木棺供观众参观。颜海英透露,这些木棺的亡者多为猫神巴斯特的女性信徒,由于集中窖藏,保存完好。“萨卡拉遗址最重要的两大发现,就是窖藏的彩绘人形木棺和猫木乃伊。”展厅中展出数具猫木乃伊实物。颜海英认为,在埃及历史后期,其信仰已经进入较为“商业化”的阶段,信徒购买木乃伊充当祭品,而富有的信徒还能购买精美的棺椁或雕像安置猫木乃伊。来到最后的“古埃及与世界”单元,则可以看见形态不同的木乃伊面具。据颜海英介绍,在罗马时期,埃及的丧葬习俗融入了希腊罗马的文化元素,出现许多古埃及与地中海地区的文化交流产物。展览亦将来自中国的文物与埃及文物并列展出,呈现两大文明古国平行发展的成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