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非遗市集2025亮相“北角油街实现”

2025-11-23 05:02: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客家功夫文化研究会带来客家舞麒麟表演。/主办方供图 中图:绣花鞋第三代传人王嘉琳展示自己设计的绣花鞋。左图:市民参加绣花鞋工作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2025”于昨日及今日一连两天假“北角油街实现”举办。今次活动以“自然启迪工艺传香”为主题,带领公众透过五感体验各种与大自然及香味有关的非遗技艺。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事,该活动受到市民关注,目前工作坊系列活动已经报满。\大公报记者 颜琨(文、图)

  是次活动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脉协会主办,获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支持,为香港文化节及香港博物馆节2025的节目之一。为配合今次活动的主题,非遗市集将展现蜂蜜制作、中草药知识等多项融入工艺智慧的非遗技艺。而在传统工艺创作方面亦会展示其深受自然美态启发的成果,让公众感受自然之美如何融入创作之中。透过多姿多彩的互动摊位及制作示范,公众将体验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独特非遗风采活动。

  呈现非遗表演 体验亲子手作

  活动期间,不少团体将为市民带来精彩表演。客家功夫文化研究会带来客家舞麒麟;剑心粤剧团的小朋友带来儿童粤剧;锦涛文太儿童武术学院带来儿童功夫表演;溢安体育会则呈献儿童醒狮演出,生动地呈现非遗艺术,同时展现文化传承精神。一连两日的工作坊则集合各式非遗传承人,带领公众深入感受非遗技艺,学习制作绣花鞋、白铁花瓶和广彩,更有亲子共同参与的小小点心师(寿桃包)及药香工作坊,让公众在手作中感受非遗乐趣。

  现场亦提供多样传统小食制作示范:前恒香老饼家总饼师文福安示范寿桃包制作、资深龙须糖谭达明师傅示范龙须糖工艺、金茶王大赛2024(港式奶茶)银奖得主李素婷则演示港式奶茶的冲製过程。

  绣花鞋第三代传人王嘉琳本身是绣花鞋匠及插画家。她表示,希望将刺绣和造鞋这两项非遗传承下去,同时加入创新设计理念满足消费者需求,让绣花鞋不只是传统服饰,还可以配搭不同的现代服装。图案也可以有更多变化,例如将猫狗绣成鞋上图案。“我觉得这一次的工作坊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通过和不同年龄层的体验者交流,也给了我很多创作上的灵感。”

  教授广彩工作坊的老师郑敏华自2020年学习广彩技艺。郑敏华表示,广彩作为外销瓷的重要代表,以满足海外市场的偏好为主,风格趋向浓艳,香港师傅在创作广彩时多用水调颜料,干燥快、流动性强,讲求绘画精准、一气呵成。在今次的工作坊中,她将把复杂的广彩技艺简化,令无绘画基础的人也可体验。“(通过)基本线条勾勒和简单填色就可以体验整个创作过程,勾线用于确定轮廓,讲求准确稳定,‘洗色’则是上色技巧的一种,注重笔尖和笔腹的运用。”

  选址冀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与以往不同,今次选址在“北角油街实现”亦有深意。香港文化节创办人赵式庆表示,“自第一届起我们都是找热闹、人气旺的地方举办活动。十年前很多游客会来香港购物,但很少人关注到香港的传统文化。那个时候大家对非遗没什么概念,当时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找一个平台,吸引到学者、市民以及游客。”

  在赵式庆看来,比起追求活动触达的人数,他更希望这一次活动能有质量的提升,启发更多香港的小朋友了解非遗。“非遗讲的是一种传承,传承要从兴趣开始。现在其实平台机会很多,一些比较著名的传承人也有自己的平台,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香港的市民更近距离去参与和体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