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千秋翰墨一舒同︱纪念舒同诞辰120周年文献展暨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舒同是革命家,亦是自成一体的书法家。毛泽东主席曾赞誉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形象地称其为“马背书法家”。在舒同诞辰12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江西省文联主办的“千秋翰墨一舒同─纪念舒同诞辰120周年文献展暨座谈会”25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舒同藏锋的笔法、淳朴的作风、融会古今的视野,以及“艺术为人民”的坚定信念,是这个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参照。\大公报记者 江鑫娴北京报道(文、图)
今次展览分为“戎马倥偬”“墨林启路”“孺慕初心”三个篇章。展览年谱以时间为轴,系统呈现舒同不同时期的书法创作与革命实践的交融轨迹。策展团队提出,展览努力让观众从舒同的人生经历见证中国革命的历程与当代书法发展的时代脉动。
文本照片书迹实物并列印证
展厅内,八尺五条屏《满江红》气势恢宏,吸引很多观众驻足欣赏。对于这件展品,展览学术团队通过梳理史料发现舒同创作该作品的过程细节。这是舒同于1986年春季为东乡舒同陈列室再度创作的八尺条屏《满江红》,为创作这幅作品,其数易其稿。
此外,展览打破单纯的艺术作品展览思维,亦不同于一般文献展只展出文字图片的模式,而是将文本、照片、书迹、实物并列齐观相互印证,让舒同的革命经历与艺术成就的呈现更具层次感与说服力。在“孺慕初心”篇章中,展出了如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00001号军佩、中央领导同志签发的任命书原件、点校书籍、手抄笔记、文房用具及老照片等多种珍贵实物。
“他的艺术从来不是书斋中的雕琢,而是与民族存亡、群众命运紧密相连的实践。”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苏士澍表示,启功先生曾题赞舒同:“千秋翰墨一舒同”。舒同的字,骨架刚,转折柔;不张扬,却有力量;不做作,却独树一帜。他艺术的本质是“樸”非“巧”是“藏锋于笔,守樸于心”的哲学观念。作为中国书法事业的重要建设者,舒同不仅留下了大量作品,更推动了书法从“传统技艺”走向“当代文化事业”。在他的推动下,书法刊物、展览制度、学术讨论、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孙晓云表示,今次“纪念舒同诞辰120周年文献展”,从多元的视角还原了舒同的一生,也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书法人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解。纵观舒同的一生,他的书法艺术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