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笔阵横扫─舒同120周年诞辰书法文献展”现场。
舒同与上海渊源深厚,这里是他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留下了华东师大、同济大学、华纺、华东化工、一医、二医、上财、上戏、上体、劳动报、青年报、上海站、上海展览中心等一批墨宝,其中“上海”二字已成为城市标志字体,上海也成为舒同体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
上海原文广局党委书记、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舒同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深度参与上海建设,更在书法艺术与公共文化发展上,为这座城市留下深刻印记。“舒同自1949年起正式在上海任职,其在沪五年间,不是‘偶尔题字’,而是以领导者的立场和艺术家身份同时介入文化建设。”陈燮君告诉记者,上海一批重要机构的匾额,都由舒同亲笔撰写,被认为是上海公共文化空间早期美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公报记者孔雯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