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摇滚救世/耶 生

2018-06-13 03:16:09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摇滚大侠奏”,一个不太有人注意的演出,却让红馆的观众疯狂了一个晚上。夏韵声、黄贯中、邓建明、单立文、恭硕良,五位同样是实力的保证,也同样不是卖座的保证。在香港,音乐的路从来都是辛苦,摇滚更甚,这裏不像欧美,摇滚、嘻哈、蓝调、另类、古典,各自有天地,即使只有几个巴仙的人听,也可以养活一群人,主流与不主流,并不重要;但香港市场小,容纳了流行音乐,就养不起其他人了。而且,人们对摇滚有一个既定的印象,至少是“嘈”,而这种“嘈”并不是偏见,一个不懂摇滚的人觉得这样的声音是噪音一点也不奇怪,就像红馆的一个保安员,听了几首歌,“顶唔顺”,在口袋中拿出耳塞,向同事摇一摇头,把耳塞塞进耳朵,然後一直背着台,状甚无奈。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认识摇滚,但也正正因为这类音乐难以入口,看着认真、专业的人在坚持着,心裏油然产生一种尊敬。

  那麼,摇滚和噪音的分别在什麼地方?摇滚是音乐,音乐有节奏,有音阶,无论声浪多大,只要弹在节奏上,只要没有乱了音阶,都是音乐。要享受摇滚,必定要去演唱会,因为需要一个放鬆的身体,你可以戴上耳塞,但不能坐下来,让身体随着节奏摇摆,但不是跳舞,而是把身体交给音乐,让音乐按摩你的身体,当你的身体能跟节奏合而为一,你就会懂摇滚的力量。摇滚的副歌,一般容易上口,听一遍就会懂,第二遍跟着唱,跟着喊,你会发现,无论是白天受了上司的刁难、客人的挑剔,社会的不公,命运的播弄,这晚你都可以从口中这几句副歌,一一纾解,一曲甫终,那一刹那的宁静,你会明白什麼叫灵魂洗涤。

  一个鬱闷的城市,很需要摇滚乐;但内敛的香港人,却不懂摇滚乐。很多人不明白,社会怨气冲天,没法纾解,难免有一天一发不可收拾。一个让人发泄的窗口,也许不会解决问题,但会改变每个人的气场,进而改变社会的氛围。正能量,由摇滚乐开始。

责任编辑:takung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