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註册中医蓝永豪
中医学认为,在外耳上可找到五脏六腑的对应点,生病时,耳廓上相关区域或可探得反应,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可起到治病作用。/註册中医 蓝永豪博士
什麼是耳穴疗法?耳穴疗法乃根据中医经络穴位理论并人体全息理论,透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相关经络功能,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体内平衡等作用,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理想健康状态。近年来,内地耳穴治疗疾病的临床报道逾千馀篇,其中包括耳穴贴压、耳毫针、耳穴穴位注射、耳穴埋针、耳穴割治等多种疗法。耳穴贴压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有别於耳针疗法,耳穴贴压较倾向用作保健及辅助治疗。研究发现,耳穴治疗疼痛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确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减缓症状及控制病情,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
耳和脏腑有联繫
古代文献对耳与脏腑的生理功能方面,论述颇多。《内经》和《难经》记载了耳与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等的联繫。《灵枢.口问》载:“耳者,宗脉所聚也。”《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说明耳与经脉之间存在密切联繫。十二经脉循行中,六阳经分别入耳、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与耳发生联繫,但均通过其经别与阳经相合而间接上达於耳。後世医家更为详细地论述耳和脏腑的关係,并认为观察耳的形态、色泽的变化,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当代国内外关於耳针作用原理的学说,还包括生物电学说、生物控制论学说、生物全息律学说、闸门控制学说、免疫学说、德尔他反射学说等等。比如说,生物全息律学说指出,耳穴分布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通过全息反射路,耳穴阳性反应点能反映人体的某些疾病,通过对这些阳性反应点的调整,可以治疗体内相应的疾病。
耳穴疗法操作简便、疗效持久、实用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广泛应用於中医各科的病种,例如骨伤科的颈椎病;妇科的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儿科的小儿遗尿症;皮肤科的痤疮、色斑黄褐斑;五官科的近视、鼻炎;还常用於戒断综合症如戒烟、戒毒;内科的失眠、头痛、呃逆,也包括现代医学涵盖的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痛、胆结石胆囊炎、肥胖症、高血压、美尼尔综合症。
贴压法适应症多
耳穴贴压法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的一种简易疗法,从操作而言,医师一般採用表面光滑近似圆球状的中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於小胶布中央,然後对準已洁淨消毒的耳穴部位,贴紧并稍稍按压,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痹。视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接受程度,每次贴三至七天,贴後每天自行按压三次,每次五十下。事实上,耳穴贴压的质材、选穴、次数、频率、强度、保留时间不同,疗效有别,因此建议由註册中医进行敷贴较为稳妥。
中医认为肥胖症多由於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阻,气机失畅,日久经络闭阻,故形成肥胖。根据笔者经验,举例说,防治单纯性肥胖,可选取耳穴的脾、胃、肾、内分泌、饥点、三焦、皮质下、神门。贴穴後患者每每能感到亢奋的食欲受到抑制,能知饱知饥,二便通畅,从而使体重得到调节。
事实上,耳穴贴压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又例如防治青少年近视,可选取耳穴的眼、肝、肾、皮质下、神门;防治失眠,一般选取耳穴的神门、肝、脾、交感、内分泌;防治原发性痛经,一般选取耳穴的神门、子宫、交感、肝、脾、肾。
失眠取穴选神门
天津中医藥大学硕士杨媛媛等透过Meta(註)分析研究,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发现,贴压耳部穴位频次最多的依次为神门穴、心穴、肾穴、皮质下穴,耳穴贴压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优於针刺组及藥物组,认为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有一定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睡眠品质。
著名中医针灸专家路绍祖治疗失眠以耳穴心、神门、皮质下为主穴,根据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统计,神门穴的使用频率位居榜首,被认为是宁心安神的首选要穴。神门穴位於耳廓三角窝内,此处神经分布丰富,有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并形成神经丛,该穴也是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要穴,具有较强的镇静安神作用。
除了中藥面膜、中藥酊剂、中藥洗剂、刮痧疗法、针刺治疗外,耳穴贴压作为传统中医藥外治痤疮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样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等优点。内地学者姚玉芳等用王不留行子贴压肾上腺、面颊等耳穴,从现代医学角度,认为可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抑制雄性激素分泌,减少皮脂溢出,从而改善寻常痤疮。
耳穴贴压的注意事项
.耳穴贴压前,宜先将外耳消毒;
.假如患者对耳穴贴压感到刺激,毋须再自行按压;
.按压的力度不宜太大,更不要压损耳穴皮肤;
.耳廓尽量避免沾水浸湿,假如感到耳廓肮髒,或者耳贴内的王不留行子或磁珠丢失了,耳贴胶布便须提前撕掉;
.不宜让耳廓长期贴着胶布,两耳交替敷贴,每次贴一隻耳朵便可。
註:Meta分析是当代循证医学证据较强的新兴研究方法,所以这个研究成果较严谨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