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的景色。 资料图片
从大理老城宽厚的城墙下望,城内老街古巷,像棋盘分布。这古城作为大理的都城可追溯到公元779年,南诏国第六代国王异牟寻,决定定都于此。这个以前称为“羊苴咩城”的古城以苍山、洱海为天然屏障,又建造了南、北城墙。现今残存的北城墙遗址长1公里,西起苍山中和峰麓,东至今大理城的西北角。
南诏国亡后,大理国仍以“羊苴咩城”为国都。直到1254年大理国被元朝所灭,这座苍山脚下的城池才结束了它475年都城的荣耀。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 ,明朝大将沐英和蓝玉攻克大理,才开始修建现存的大理古城。城内有一条大街贯穿南北街巷,东西则全是青色屋瓦,以鹅卵石堆砌的墙壁,彰显古城的别致和幽雅。
离古城不远,有标致得令人倾心的崇圣寺三塔,是大理古老文化的标志。在城内有一个大理博物馆,门前蹲踞着一对威武的石狮子,盖因此处曾是“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即杜文秀帅府。帅府最初是云南提督府衙门(又称大理提督府衙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咸丰六年(1856年),清政府因处理汉人和回人矿产之争失当,回族人杜文秀领导农民起义,曾攻占云南50多个县,建“回教国”,并设元帅府于此。直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义失败后,又恢复为云南提督府衙门。
杜文秀曾在大理城内修复和新建五六座清真寺,并为响应太平天国,于同治六年派出二十余万大军东征,围攻昆明。后因太平天国失败,杜文秀亦形势不稳,曾遣使向英国女王献上4箱顶级云南大理石以示臣服,希望得到英国驻印度殖民地政府援助。不过英政府认定杜文秀快要失败,亦无利用价值,拒绝支援。不过礼物照收,大理石运回英国后,至今仍藏于伦敦博物馆内。
碑林助研历史文化
博物馆内的南花厅,有云南省内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碑林,收录了大理国至清代的120多方古碑刻,为研究大理国、元、明、清历代的云南大理的文化历史提供了物证。
博物馆不远处就是古色古香的五华楼。站在四层高的楼上,可以望见苍山的云、洱海的水。在古代,高楼上就是吟诗唱和的好地方。明代的彭继曾在《登三塔寺》写到:“山上花宫水上楼,彩云城廓望中收”,将大理古城说成彩云城廓,贴切生动。
下了五华楼,看到几个穿杏色袈裟的和尚在购买日用品或閒逛,偶尔见到他们跟店主或打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的街头艺人閒聊,甚至拍照,场面有点滑稽特别,形成一道奇趣风景线。毕竟在大理,僧与俗、古与今、真与假……皆可共融。这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伴随着整个大理古城,自南诏国、大理国时期开始,百姓不论贫富,家中皆有佛堂;人不论老壮,皆手不释佛珠。在繁华缤纷的生活中,伴随古寺的钟声,生活舒畅与从容,令人向往。
◆ 任平生(资深中学中文科教师,多年深耕于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