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教育 > 培训 > 正文

学生选科天地广 贡献国家机遇多

2024-04-29 16:45:10大公报 作者:汤嘉平、余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嘉宾和应届DSE考生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右图:《大公报》前日(27日)举办“我的志愿.我的梦”座谈会,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专家学者嘉宾和应届DSE考生出席,探讨DSE话题。\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编者按

  《大公报》3月份推出“JUPUS学科透视”系列报道,为文凭试(DSE)考生介绍现时香港最需要、最有发展潜力,以及最有前景的学科,报道受到广泛关注。有学生来电要求“加料”,《大公报》于27日举办了“我的志愿.我的梦”座谈会,目的是让更多“不知道”者知道,鼓励年轻学子追逐梦想。

  出席座谈会的嘉宾踊跃发言,范围涉及DSE选科,也涉及教育改革,内容丰富,是为学生服务,也是为教育把脉,发人深思。《大公报》今天起一连三日刊出座谈会内容,敬请关注。

  今年文凭试(DSE)已近尾声,为了提供更专业和全面的选科资讯,《大公报》于今年三月推出“JUPAS学科透视”系列报道,反响热烈,大受欢迎。徇众要求,《大公报》于上周六(27日)举办“我的志愿.我的梦”座谈会,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及专家学者和应届DSE考生,就DSE与教育改革展开深入探讨。

  梁振英强调,很多毕业生虽然“学有所成”,但难以“学以致用”,读书和就业严重错配。他认为香港要发掘更多内地所需、香港所长的产业和工种,协助年轻人成就梦想。

  梁振英:发掘更多内地所需、香港所长的产业和工种”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座谈会上表示,《大公报》此次“JUPAS学科透视”系列报道提供了很多选科资讯,减少了行业与学界的信息差。“我是学测量出来的,在入大学之前,我以为测量是在马路上测量什么地图之类的,也是非常不了解。”他指出,资讯隔阂致使许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学有所成”,但不能“学以致用”,读书专业和就业严重错配,这促使学界和业界审视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问题。

  梁振英分析,导致错配现象的原因也跟香港的单一经济结构有关,他认为在现有基础上要发掘更多内地所需、香港所长的产业和工种。他以检测行业为例,香港的检测技术位于世界前列,且诚信度受世界高度认可,可帮助内地农产品、小商品出口的认证,根据经验,在认证后的商品价格和销量亦会上涨。加之检测中心不需要很大的土地资源,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而言适合发展,这样的行业非常需要生物、化学、电子等专业的年轻人才。

  他又以海事服务业为例,我国在海事方面需要用到的高端服务都要靠西方国家的公司去处理,然而香港拥有“面向世界、背靠祖国”的优势,理应有条件将与海事法律相关的配套完善起来。“香港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海事保险公司,没有自己的海事法律师事务所,有的话也是我们中国人给西方的律师事务所打工。”他补充,香港虽然有海事法律和中国籍的海事法律师,但却没有香港人开的、较有规模和竞争力的、专攻海事法律服务的中文律师事务所,而海事融资类公司亦只是在近年才成立起来。“现在我们鼓励官产学研投结合,其实这个行业也应该结合起来,将来能够为国家服务,也能够给我们这些年轻学生带来比较好的事业发展前途。”

  李大宏:“只有掌握更多信息,才能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李大宏表示,这个座谈会举行的同时,香港中学文凭试(DSE)仍然在紧张进行之中,逾五万名考生正为自己的未来全力以赴。他们即将面临如何选科、如何选大学的重要的人生抉择。这次座谈会,就是希望为广大考生,提供更多的有益借鉴。

  “选什么学科,既要结合个人的志趣理想,更要结合国家、香港发展的需要。”李大宏表示,只有掌握更多信息,才能有助于考生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他举例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与创科相关的学科都将是炙手可热。香港全力建设“八大中心”,包括国际创科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等,这些是香港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把准这些发展趋势和动向,胸怀国家和香港之所需,个人的前途自然是无可限量。

  李大宏表示,以往受制于各种因素,不少考生未能把握住当今学科发展的方向,不了解香港高校的学科信息,以至于错过更佳的选择。例如,很多人不知道香港的高校开设航空航天工程、数据和人工智能这类高科技学科,也不知道香港的海事法服务、中医药和检测类学科的实力位列世界顶尖水平等。他形容一些市场急需的学科和专业“好酒香在巷子里”,少了人报读,这既是考生的损失,更是大学发展的损失,也不利于香港相关行业发展。

  有鉴于此,《大公报》在刚过去的三月份,推出“JUPAS学科透视”系列报道,李大宏表示,相关报道以独特的视角,向读者介绍香港最需要的学科、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科、最有前景的学科,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他强调系列报道只是一个开始,通过有关座谈会及各嘉宾分享真知灼见,期望能给考生、家长和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带来更多启示,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他也希望以此系列报道和相关座谈会为契机,让《大公报》在中学和大学,以及考生、家长和学校之间架起有效的沟通桥梁。

  出席今次座谈会的嘉宾还有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立法会议员兼教联会会长刘智鹏、学友社学生辅导顾问吴宝城、香港执业律师萧咏仪、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实务教授(海运管理及法规)邹盈颖、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工程教育副教授马诺宏、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法律官员宋辉、华仁书院(九龙)应届DSE考生陈浩然同学,以及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应届DSE考生周凯熙同学。

责任编辑:jiaoyu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