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教育 > 职业教育 > 正文

“亲情中华.同心筑梦”香港青少年侨都研学之旅成果丰硕

2024-04-03 15:09:00香港文汇报 作者:陈涛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由香港江门五邑侨联联谊总会、香港江门五邑同乡联谊总会、至兴慈善基金会、土瓜湾街坊福利会主办的“亲情中华·同心筑梦”香港青少年侨都研学活动,于3月29至31日在江门市侨联协调指导下,近50名香港青少年深入侨都江门,通过学习、体验和实践,了解江门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工业智造、大学生活等内容,深入了解侨文化的根脉与传承、延续。

  团员了解新秀丽代工厂的生产程序。

  在三天的研学之旅中,来自本港不同中小学的50名学生深入侨都江门,先后参观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大学校园、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广东老字号”企业新宝堂、新会陈皮村、杜阮凉瓜种植基地、启明里及新秀丽代工厂等多个场地,进行参观研学,从中探寻江门秘密,发现侨乡文化里面蕴含的智慧。

  江门市侨联主席林春晖、副主席郑文辉在百忙中陪同研学团一行进行参观及交流。

  香港江门五邑侨联联谊会、香港江门五邑同乡联谊会理事长、至兴慈善基金会主席伍伟图表示,此活动是为响应江门市委统战部、江门市侨联等侨务部门号召,搭建平台以研学为主题和桥梁,充分发挥好江门侨资源优势,帮助香港青少年深入了解侨都江门,在游览与学习中领略侨都人文历史之韵味,体验侨都绿美生态之和谐,感受侨都奋发向上之活力,共同讲好新时代侨都故事。

  伍伟图:“以侨为桥”带动港青走进江门

  “江门与港澳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往来密切。本会早于去年三月已开始举办逾80人的香港青少年研学团,通过学习、体验和实践交流,‘以侨为桥’带动更多香港青少年走进江门游学,实地感受侨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以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祖国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香港江门青年交流团的典范,促使多个江门同乡社团相继举办同类型青年活动。”伍伟图介绍指,至兴慈善基金会自2023年正式注册成立,目前已助学17名高中生和7名大学生,并先后赞助了“传承‘侨’文化侨都新活力”江门游学团和2023港澳青少年大湾区共融交流活动,推动两地学生交流,通过轻松行程让港青在家乡交流互动,以了解内地的改变和发展。他预告每年会举办至少两场江港交流活动,为推动“江港融合”的工作尽一份绵力,帮助年轻人踏上未来成功的道路。

  据悉,越来越多港澳青年近年来,选择到江门这片热土展开创业就业、居住生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伍伟图深信“助学改变未来”,近年来他积极联同家乡江门市蓬江区的侨联、民政局及慈善团体,推出至兴慈善基金会“助学计划”,向有需要人士提供援助及捐助,包括为蓬江区内就读高中及大学的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奖助学金,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随团青年:感受侨乡文化独特魅力

  随团的青年成员表示,这次在江门侨都研学活动设置生动有趣,更能亲身体验感受高科技设备的魅力,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可以体验当地在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实地感受侨乡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历史了解华侨华人的贡献,让他们受益匪浅。有同学强调,回港后将向同学及青年朋友分享行程的所见所闻,传递更多正能量,带动更多人到大湾区城市参观交流。

  发起本次研学活动的香港江门五邑侨联联谊总会,成立于2009年6月,以“爱国、爱港、爱乡、爱侨”为宗旨,会员由侨港五邑同乡联谊会全体成员,香港的现任江门各级侨联名誉主席、顾问、常委、委员,江门侨界青年联合会在港青年精英等组成,是江门市侨联开展香港社团联络对接工作的重要平台。该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会务工作,牵线搭桥,协助会员投资发展,服务社群,促进社会公益事业,联谊交流,壮大爱国爱港爱乡力量,为促进江港合作交流发挥重要作用,被中国侨联、广东省侨联领导赞誉为“开创香港侨界联谊新模式”。

  随团主要成员包括至兴慈善基金会首席会长、香港江门五邑桥联联谊总会副理事长、香港江门五邑同乡联谊总会副理事长黄振国及至兴慈善基金会会长、香港江门五邑桥联联谊总会常务副理事长、香港江门五邑同乡联谊总会常务副理事长叶汉忠等。

责任编辑:jiaoyu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