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教育 > 职业教育 > 正文

学法律修国际法 湾区执业展拳脚

2024-04-30 09:41:48大公报 作者:汤嘉平、赵之齐、余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无论是新兴专业还是传统热门专业,其课程的开设目的,离不开为行业输送市场需要的人才,让修读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梦想。《大公报》上周六举办的“我的志愿.我的梦”座谈会上,多个行业的嘉宾汇聚一堂,向DSE考生分享从业心得,给予选科建议。有法律界嘉宾表示,修读普通法、英文好的人才或可考虑从事大湾区法律业务,竞争力更强。专家们建议同学们不妨参考《大公报》上月推出的“JUPAS学科透视”系列报道,综合掌握、分析资讯,思考前路。

  本港大学的法律系向来被认为是“神科”,不过,本科毕业后进一步精修成为国际法的人才,在香港并不多见。今年2月,国际调解院总部确定在香港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相信,这为本港国际法方向的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在座谈会上指出,香港本地普通法出身的法律人才学习国际法更有优势;且若去到大湾区执业,因应国际法本身特性,国际法人才在不同法系之间的适应难度或会更低、衔接起来更加迅速。

  特区致力培训国际法律人才

  “‘国际法’这个名词,可能让大家误解只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它实际上是很广泛的概念。”孙劲说道。他指出,国际法包括国际经济法、国际司法、国际贸易法等。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参与国际治理,国际法人才需求亦会增加,“这也给香港年轻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孙劲同时指出,国际法是非常专业的学科,一般本科期间只有一门课程涉及,因此需要学生毕业之后再精修,在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上学习国际法、国际政治知识,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是较高端、长线的人才培养路线。

  谈及本地国际法人才供给,孙劲直言,香港普通法人才很多,但普通法和国际法人才之间还有差距,“要更有针对性地培育国际法人才,结合国际交往需求,往前再迈一步。”他认为去年施政报告提出要成立“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是本港国际法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一环。

  除了本地发展,近年来,“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等制度配合,亦让本港法律人才有机会开拓业务范围至大湾区。

  普通法出身学习国际法有优势

  但此前两地法律人才流通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内地大陆法系与香港普通法系之间的衔接。对此,孙劲表示,在国际商法和国际法领域,“这种连接和融合非常迅速,各国相对通用的规则才能被称作国际法或国际规则。”有些国际公法亦是各国本地化立法的参考,较容易共通共联,在不同法系间衔接难度亦会较小,这是国际法学习的机会所在。

  孙劲认为,本港普通法出身的人才学习国际法更有优势。他说,国际法规则很多都根据国家实践得出,而英语及普通法的使用在国家实践中占比较高,因此国际规则中不少内容都会参考普通法。

  建设国际解决争议服务中心

  正在筹备的国际调解院,人才需求涵盖国际公法、外交、国际经济法及跨国商法等各方面,亦对调解技能有较高要求。孙劲指出,即使看似要求很高,但以前这个领域基本属于发达国家,现在发展中国家亦能有自己的国际调解院,亦是重要机遇。他向同行了解到,以前在香港读国际法难有这样的机会,“现在国家力量增强,香港‘联络人’的地位也更强,机会也更多”。

  孙劲在座谈会上指出,国际法主要用来调整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等关系,因此“国际法人才的职业范畴、服务及理想都能超出国家利益,拓展到全球各地。”并且,近年国家支持香港拓展对外交往,“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建设成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且越来越多香港企业走出去,国际法律服务需求亦增多,相信会带给国际法人才满满的收获感及成就感。

责任编辑:jiaoyu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