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特区新气象 金融发展 | 互联互通优化 港国际金融地位更稳

2023-06-29 04:02:42大公报 作者:蒋去悄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北向互换通于今年5月15日开通,为国际投资者交易内地利率互换产品提供便捷安全的渠道,以管理利率风险。

  在去年“七一”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个必须”,当中包括“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在过去一年,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加码完善,ETF通和北向互换通分别在去年7月和今年5月开通,有助跨境交投更趋活跃。随着互联互通“货架”上的产品种类扩充、数量增加,香港作为外资进入内地的“中转站”作用更加突显,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更加稳固。

  内地与香港市场联系不断加深,过去一年先后推出ETF通、北向互换通,并扩大合资格买卖股票范围,为国家经济繁荣发挥香港所长。香港城市大学客席教授及工商管理课程协理主任、香港银行学会高级顾问陈凤翔看好互联互通前景,“尽管尚未完全铺开,但目前来看已取得不错成就。”

  陈凤翔特别提及有助管理利率风险的互换通,他说:“虽然公众对此并不熟悉,但却是企业经营的必需品,有助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千万不要小看它的作用。”此外,他建议,除互联互通外,香港还应重视“一带一路”和可持续金融。

  北水南下带旺ETF成交

  耀才证券行政总裁许绎彬亦大赞互联互通安排在过去一年内的进展,认为长远可促进本地金融市场发展,并巩固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他解释道:“香港资金可以透过这些计划买到内地金融产品,相信是非常大的优势。”

  互联互通安排不断优化令本地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加,以最近一年才被“上货架”的ETF通为例,今年首5个月香港ETF(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额达114亿元,按年增长23%。许绎彬分析道,ETF产品可追踪指数表现,当中可囊括一篮子股票,有助投资者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他指出:“互联互通安排运作多年行之有效,最近先后推出的ETF通和互换通则进一步利好跨境交投,方便内地投资者购买港股,是非常好的安排。”

  港成外资不可或缺中转站

  光大证券国际董事兼产品开发及零售研究部主管陈政生点评道,互联互通近10年来打下牢固的框架,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有效管理金融产品的渠道,并推动内地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从宏观角度看,目前所涉及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产品的互联互通,必须透过香港接洽,意味着外资若要进入内地市场,香港是不可或缺的“中转站”,无疑能巩固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相信亦是中央政府关顾香港福祉、期望能够发挥自身所长的一个期盼、一个落实。

  谈及今年5月开启的北向互换通,陈政生认为,该举措有助国际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可有效减少在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的大额抛售行为,对于确保内地金融市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至于今年6月香港证监会与中国证监会同意加强和拓宽各项互联互通机制,陈政生提及:“期货市场是否同样有需求,能否在今明两年推出相应互联互通机制,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