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每年4月及10月会展业旺季期间,香港展览场地不敷应用。
市场料香港会展业于明年回复到疫情前水平,然而,每年4月及10月旺季期间,展览场地不敷应用,加上不少工程人员已转行,人手及场地不足,成为阻碍会展业发展的两座大山。商会人士指出,场地不足问题存在多年,但亚博馆二期扩建要到2027年才完工,而包括展览用地的湾仔北重建项目最快2034年完成,远水不能救近火,担心部分展览会流失。业界建议各界共商解决方案,短期采用一展两地、将湾仔海滨及运动场作临时展览之用,长远则兴建新的场馆;至于人才不足问题,业界期望可以适量输入外劳。\大公报记者 李信
香港作为会展之都,每年举办逾100项展览,而香港贸发局举办的展览中,有11项是相关行业在亚洲最大的采购平台,其中电子、珠宝、礼品、鐘錶及灯饰5项展览会,规模更是全球最大,连同其他公司举办的展览,每年吸引超过160万名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MICE)的海外过夜旅客来港参加,为香港酒店、餐饮、物流、金融、娱乐、保险及工程业带来庞大商机,亦为香港提供不少就业职位,对经济作出重大贡献。
停车场改临时展馆 仍不敷应用
再者,香港作为国际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加上交通便利、治安良好,被认定是全球最佳的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以及商务旅游城市之一。2020年,香港获Smart Travel Asia Awards评选为亚洲“最佳会议城市”,并获中国旅游业界奖评选为“年度期待境外会奖旅游目的地(短途)”。因此,部分展览出现等候名单,待有展位空缺才能补上。
然而,受制于会展中心及亚博馆在旺季展览面积不足的问题,很多展览无法扩充,新展亦因排不上期而放弃香港。会展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梅李玉霞对此感到很无奈,她举例说,如10月份举行的灯饰展,连停车场空间也被迫用上,反映情况十分严重。她早在2012年向传媒表示,为了增加空间,已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包括将停车场改为临时展馆、通宵转场、淡季优惠等招数尽出,但仍然不敷应用。
梅李玉霞感叹道:“以前千辛万苦争取的大客,但都因为排不到期,只能拱手让给新加坡等邻近地区。”
有研究估计,到2028年香港在会展业旺季,展览场地不足的面积将达13.2万平米。经常参加展览的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黄达胜向《大公报》表示,香港展览场地不足的问题存在已久,2017年施政报告已提出把湾仔北重建项目,将用作会展设施、酒店和甲级写字楼,但要等到2034年才完成,又没有人提及如何应对需求上升的问题,真的不担心展览流失吗?
“现在各地都争取发展会展业,但香港在提供会展设施方面,远远落后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及澳门,令主办机构被迫赶客,受损失的不独是会展业,企业也会痛失做生意机会,旅游、批发、酒店等亦受打击。”黄达胜坦言,香港因场地不足而赶客,实在令人难过。
议员:新馆可选北都或明日大屿
黄达胜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建议短期可采用一展两地,即一个展览,同时在会展及亚博馆举办,再安排免费旅游车往来两个场馆,现时部分展览已采用此方法,且效果理想。他亦建议,可借用湾仔运动场及附近体育馆,作为临时展览之用。
长远而言,香港要兴建新的场地,立法会工业界议员吴永嘉建议,可考虑建在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人工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