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内地不断推出利好政策,支持香港金融业发展。
香港要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家的支持十分重要。事实上,内地不断推出政策措施,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提供不遗余力的支援。举例说,内地在今年1月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下称跨境理财通)”优化措施,调整内地投资者准入条件,扩大合资格投资产品范围,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等安排。坊间通称这次优化措施为“理财通2.0”。
自从“理财通2.0”在2月下旬生效,内地居民南下投资香港及澳门理财产品就出现强劲增长。今年2月份,南下投资跨境划拨额约14.63亿元(人民币,下同),到3月份急增至130.88亿元,按月多116.25亿元或7.9倍。4月份南下投资跨境划拨额进一步提高至223.21亿元,按月增加92.33亿元或70.5%。
港财管行业添动力
内地居民热衷于保守的产品——存款。截至今年3月底,内地居民累计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162.4亿元,存款占159.91亿元;其次是基金,占2.24亿元;余下为债券,只有0.25亿元。由此可见,“理财通2.0”让内地居民更钟情南下使用香港金融服务。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主席邓声兴表示,自跨境理财通启动以来,不断进行优化,对本地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带来推动作用。他解释称,内地居民对环球资产配置愈来愈重视,配置资产不会限于股票,也不会限于香港市场;预见理财通经过不同阶段优化,最终将会涵盖不同地域、不同服务、不同产品的投资产品,切切实实满足内地高增值人士的各方面需要。因此,跨境理财通未来发展值得乐观期待。
放宽门槛 资产配置更灵活
今次“理财通2.0”更新内容,包括个人投资者额度由1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其次降低南向通参与门槛,例如家庭淨资产在过去3个月不低于100万元,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香港银行可销售的南向通基金数目由约160只,增加至约300只。南向通合资格产品范围扩大至所有在香港注册成立并获香港证监会认可,包括大中华区股票的“非复杂”基金、低至中高风险及“非复杂”的基金。
此外,中国证监会今年4月公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下称五项措施)》,对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重大支持。具体内容包括,一、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二、把房讬基金(REITs)纳入沪深港通;三、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四、优化基金互认安排;五、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内地投行中金公司认为,《五项措施》提及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到香港上市,有助于优化港股市场的结构,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及人民币桥头堡的地位,使到香港扮演融通国际资本与中国资产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