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从沪港通在2014年正式启动后,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市场的往来交流迈入新篇章。
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同时也是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推出10周年,自从沪港通在2014年正式启动后,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往来交流迈入新篇章,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光大证券国际董事兼产品开发及零售研究部主管陈政生向《大公报》记者表示,香港作为外资进入内地不可或缺的中转站,有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公报记者 刘远
互联互通为香港发展带来巨大动力。陈政生表示,为进一步加大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过去10年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金融行业对外衔接,2014年11月开启互联互通序幕,其后于2016年12月推出深港通,成功吸引大量外资以合资格境外投资者(QFII)以外的途径,更直接更方便地购入内地股票,随后在2017年推出债券北向通、2021年的南向通、2021年9月跨境理财通、2022年7月的ETF通等。可以注意到,无论从时间上的掌握、金融产品的覆盖,以至市场运行机制安排等多方面均显示出国家的高瞻远瞩。
产品多元化 便利资产配置
过去两年,互联互通优化措施频出。陈政生指出,过去两年互联互通的推出及优化措施数量,相等于过去10年的一半,而产品的多元化,更加涉及股票以外如利率、基金、ETF、REIT等,通过相互平等合作来发挥互联互通的共融精神,使投资布局更完整,有效便利跨境金融相互衔接,也有助于促进两地市场的流动性,提高投资效率,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从宏观角度看,上述股票、债券、基金、利率等的互联互通,必须透过香港这个平台作接洽,换句话说,外资要打入内地市场,香港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转站,这无疑有助于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监管接轨国际 增投资者信心
谈及未来发展趋势,陈政生相信,海内外投资者对互联互通未来发展满怀期待,如市场准入扩大、交易和结算效率的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改善、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增强、绿色金融和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投资的支持、金融科技应用的加强以及稳定的政策环境等。
陈政生表示,为了吸引更多国际机构参与投资,内地和香港市场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监管制度和交易规则,与国际接轨,互联互通有助于强化双方监管合作,维护市场稳定,增强国际信誉,提升国际竞争力。
陈政生相信,香港在互联互通方面取得的进展,无疑是中央政府关顾香港福祉,期望我们能够发挥自身所长的一个期盼、一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