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汇聚国际资金以及一流的金融机构和人才,成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
香港回归祖国27年来,在“一国两制”下,在港的中资企业与香港一同成长,推动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实现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香港地处亚洲的心脏地带,全球半数人口在香港五小时航程范围内,汇聚国际资金和一流的金融机构和人才,加上香港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拥有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些都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大公报记者 周湘
张懿宸表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香港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充当内地与世界联结的“超级联系人”、“双回圈”的重要交汇点,以及全球离岸人民币中心的重要角色,一方面可继续发挥离岸枢纽作用,把全球资金“引进来”的同时也带动内地资金“走出去”。另一方面未来也可作为桥头堡,助力内地企业出海拓展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企业成长为大型跨国企业。他指,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上述独特优势地位是不可替代、也无法覆製的。
港应成中企出海桥头堡
“以新加坡为例,如果说30年前港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从体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历经30年发展,如今香港交易所的体量与当年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张懿宸称,如今在“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支持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独特优势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趋稳固。即使新加坡在资产管理和家族办公室领域对香港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但香港资本市场最核心的位置没有被撼动,未来也不可能被其他地区取代。
张懿宸认为,中资企业,特别是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当前在内外联通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一方面,在港中资金融机构凭借对内地市场的深厚了解,可为内地企业到国际市场融资挺身领航,协助企业了解监管及市场环境,提供高效的融资及定价服务。另一方面,在海外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的过程中,在港中资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化平台,与内地和香港机构合力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未来香港理应成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伴随这个新时代使命的全过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指,过去十多年中,内地不少大型银行、券商已在香港做了很多布局。
加快拓展中东东盟市场
张懿宸表示,未来一段时期,符合一定资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中资金融机构应当继续以香港为支点,用好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以及香港普通法和资金自由流动等优势,主动辐射拓展东南亚、中东及南美等海外市场,为企业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布局提供资金、资讯、法律等方面支持,积极对冲中美博弈和全球化逆风的影响。同时也期待中央政府以更大力度,鼓励和引导大型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进行与其自身风险收益偏好相匹配的优质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