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等候上市的18A生物科技公司
近年香港频频出招,改革新股发行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本地市场竞争力。2018年4月,联交所在《主板上市规则》新增三个章节,其中包括容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为诸多具备潜力的公司拓宽上市渠道。
根据贸发局统计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共有63家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循该制度上市,集资额约1200亿元,是2023年香港新股市场集资总额的近三倍。目前通过18A章节递表并正在等待审批的生物科技企业共有12家。
去年3月,港交所推出18C上市新规,准许未有盈利的5类特专科技企业上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的企业。
首间通过18C渠道递表的公司是内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芝麻智能,在去年6月递交申请,惟首宗通过聆讯的另有其人。晶泰科技在本月开始招股,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资料显示,该公司在去年11月底递交申请。
FINI平台 提升IPO效率
另外,港交所在今年1月推出GEM上市改革,包括重推简化转板机制、增设新财务资格测试、缩短控股股东上市禁售期、取消强制公布季度业绩等,为中小企创造更有利环境。
除上述针对公司的上市改革外,港交所还优化新股市场基础设施。去年港交所正式推出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将新股定价至挂牌时间由“T+5”缩短至“T+2”,提升市场效率并降低风险,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