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香港财经 > 正文

互联互通/港交所筹备推国债期货 丰富投资产品

2024-07-10 04:02: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债券通周年论坛昨日在港举行,专家一致认为债券通及互换通的推出,有助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债券通周年论坛昨日在港举行。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于论坛上透露,港交所正密锣紧鼓地筹备10年期国债期货,相信它会成为国际投资者管理人民币资产利率风险的又一利器。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同一场合上表示,期望国债期货“最后一公里”在近期完成。\大公报记者 邵淑芬(文) 林良坚(图)

  陈翊庭表示,国债期货的推出,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来投资中国的债券市场,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她指,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但是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仍然比较低,目前仅约3%左右,这与中国的经济体量完全不匹配,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她认为,这意味着香港未来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包括债券通在内的互联互通机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助力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陈翊庭续称,今年不仅是债券通七周年,很快也要迎来沪港通十周年,互联互通机制取得巨大成功,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做了显著贡献,也提升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港交所将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丰富产品和提升服务,为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创造更大的共赢。

  人民银行宣布启动支持境外机构使用债券通北向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的业务。梁凤仪表示,这不仅提升了境外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增强了其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她透露,证监会会指导场外结算公司在内的基础设施机构,推动落实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前能正式落地。

  国债需求大 可产生规模效应

  梁凤仪指,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需要,香港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表示,境外投资者可通过互换通与内地投资者进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而互换通作为对冲在岸利率风险有效工具,开通短短一年,海外参与者的数目已经增加超过一倍,而且日均成交额也上升了三倍。

  梁凤仪续称,本港在固定收益业务有很强的优势,外资机构对国债产品的需求高企,但市场需要规模效应,证监会欢迎国家财政部持续在港发行国债。香港证监会正在与不同监管机构研究各项措施,大力发展香港固定收益业务,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她指,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额今年第一季较去年同期增长15%,国家财政部与人民银行今年加大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规模,推动香港固定收益业务的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