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特区政府大力向东盟推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近90间东盟企业亦已在港上市。对于如何吸引更多东盟公司来港,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认为,东盟企业对来港上市兴趣甚大,但香港必须加强对东盟的宣传,使东盟企业首选在港上市,且要做到平等及有待客之道,特别是在这个自由市场,大家都可作比较,哪里做得好、令人感到舒服,便去哪里。
蔡冠深以越南为例子,近年经济增长迅速,不少人已富起来,当地住宅已卖到每平方米5000至6000美元,酒店每晚要价200美元,经济水平与珠三角差不多。“你过去看看别人实况,我都没有劳斯莱斯,一些园区却见到很多辆劳斯莱斯,说明越南早已不是20年前的情况。”他认为,香港人的概念要转变。
事实上,贸发局及建银国际的报告指出,随着愈来愈多东盟公司拟到海外上市,香港作为享誉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力吸引这些公司来港上市。除香港外,美国和新加坡也是东盟公司到海外上市的热门地点。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是东盟较大规模公司的首选上市地,特别是大型科技公司,而新加坡交易所则对地理位置较近的马来西亚公司较有吸引力。总体而言,与东盟以外的证券市场相比,香港对东盟公司最具吸引力,选择来港上市的东盟公司不但数量最多,涉及的行业和规模也多种多样。
以港为跳板 开拓内地市场
报告提到,受访东盟企业认为,香港作为东盟公司的海外上市地,具有众多优势,包括:首次公开招股(IPO)往绩甚佳,二级市场相当活跃,可为东盟公司提供比在当地证券交易所更佳的集资前景;香港人才济济,与全球联系密切,上市效率高;香港法制健全,没有外汇和资金管制,这些对考虑上市的东盟公司来说都是重要优势;香港拥有大量国际投资者,包括金融和策略投资者,他们对参与亚洲和内地相关项目经验丰富,且许多东盟公司以香港为踏脚石,进一步到大湾区和内地其他地区拓展业务;在港交所上市是个有力的证明,显示企业有能力维持达到国际水平的高质量企业管治。
对于如何增加香港吸引力,报告建议,加强在东盟各国宣传,以消除误解,提高当地公司对香港最新市场环境和监管制度的认识,香港也要加强与东盟交易所的合作,推动双重或第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