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作为网络技术的基础核心已迎来新变革。1月7日,华为正式发布“业界最高性能”的芯片---鲲鹏920,以及基于该芯片的泰山服务器、华为云服务。这款将性能技术提升了25%的芯片,有效提高大数据的及时处理计算能力,被业界认为是华为在5G时代,云端计算领域进行布局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此次发布的服务器系列产品均是针对海量存储与大数据处理工作而设计,为智能计算、云服务等业务提供了设备基础。
据介绍,鲲鹏920是基于ARMv8架构的7nm服务器CPU,主频为2.6GHz,搭载了64个处理核心,支持8通道DDR4、PCIe 4.0和CCIX互联芯片,总带宽为640Gbps。与其他ARM处理器相比,鲲鹏920内存带宽提升46%,IO带宽提升66%,网络吞吐量是业界标准4倍。据华为方面表示,这款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在能效上的高出业内标准25%。
截至目前,华为共有4款7nm芯片,包括2款服务器平台CPU:鲲鹏920、Hi1620;1款手机移动平台CPU:麒麟980;1款人工智能NPU:昇腾910。4块自研芯片,3种目标定位,横跨2个平台,华为自研芯片已经覆盖移动终端、AI人工智能以及服务器三大领域,全面迈向智能化。
除了鲲鹏920处理器,华为还推出了三款泰山(ThaiShan)系列服务器,以鲲鹏920为基础,包括TaiShan 22080、Thaishan 5280/5290、ThaiShan X6000,分别主打均衡型、存储型和高密型,能够面向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和ARM原生应用等场景,发挥ARM架构在多核、高能效等方面的优势。这将为企业构建高性能,低功耗的新计算平台,有助于解决庞大数据流以及存储和即时计算的需求,成为各家云服务器厂商积极寻求突破的关键。
目前,芯片是我国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国产芯片中一大掐脖子技术就在于微架构设计、底层操作系统的设计能力缺失,通用CPU没有自己的微架构等。而华为此次通过一系列的微架构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处理器的性能,有望在几乎被国外巨头垄断的服务器CPU芯片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有企业表示,该芯片的发布对中国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就是有了可以自主可控的芯片和服务器产品,可以去更多的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