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清华学子众筹重建守陵村落

2020-08-22 04:24: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梅静和先生苑小伟(右)在股东照片前合影

  2014年春天,在第二个孩子快要出世的时候,三十岁的女设计师梅静兴奋得睡不着觉。她在父亲老宅的平面图上绘出一个多层空间:“一层做公益幼儿园、二层做公益图书馆、三层做公益美育讲堂,剩余九套房做民宿。她摸到手机发朋友圈:“众筹给老家五道河建一座乡村书院。”清华同学和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同事直接问:“什麼时候打钱?”她吸纳40多个股东,筹到260万元(人民币,下同)。结果,在北京的她想通过遥控让理想落地,却没想到预算一再失控。\大公报记者 顾大鹏(文、图)

  40余名股东众筹260万元,梅静和丈夫出资30万元,父亲600余平米宅院作价30万元,设计和管理成本作价30万元,构成350万元的股本。“基建项目远远超出预算,不得不再次向股东借资。”她略带伤感的对记者说:“在工地受伤的父亲为省钱选择静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医生说父亲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不知道他需要多大毅力,克服了多少困难,又出现在施工现场。”

  五道河是清西陵一个守陵村,梅静的老家与雍正皇帝的宝鼎只有100米,房前屋后的古松与皇家园林连成一片,她给老宅院上的新建筑取名“听松书院”。梅静从进入清华美院第一天起,就想用美育反哺家乡,她在崭新的教室开了美育课堂,家长却并不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她坚持一个孩子也要上课,“学生从一、两个直到30多个,好像上帝把天使交到我手裏。”

  经营遇挑战 探索共享模式

  按照梅静的初步设想,单靠她的美育课收入,可以平衡公益活动的支出。“九间民宿的利润,作为红利回报股东。”从央企大院辞职的年轻设计师却没料到,“这个自己设计自己经营的项目,竟然需要不断输血。第一年亏损十几万元,第二年刚刚持平。採暖季来临,又必须给项目补血过冬。”

  她用毛毡製作成一个个漂亮展板,“孩子们把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可以随手黏上去。”这个在梅静眼裏非常重要的仪式,却遭到先生苑小伟的反对:“一块展板1000多元太浪费”,这位理工男“宁愿把钱省下来,给教师发工资”。梅静有点委屈:“教师工资可以从其他渠道拆借。”她没有很好的资金运作能力,“面对先生的意见,往往选择妥协。”

  听松书院三楼的九间民宿,常常成为公益活动栖息之地,虽然没有产生希望中的回报,但却给她以启迪。她说服同乡赵薇薇,改变盖二层小洋楼计劃,自己提供设计和建设方案:“这个项目需要投资50万元,赵薇薇出资25万元,听松书院引荐第三方借给赵薇薇25万元。借款方获得3个独立单元7年的使用权。”探索出一个城乡共享的“听松X”模式。她认为,“听松X”模式本质是资源共享,但不改变资产属性。

  “听松X”拷贝出“听松梅院”、“听松凤凰台”,听松大社区有近百间客房,交给苑小伟统一运营。

  五道河因为沾了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的热度,这个守陵村落每年有上万遊人光顾。旺季听松书院26间民宿,常常是一床难求。然而,随着季节的变化,客流也潮水般退去。

  理想落地难 开发文房雅器

  妻子的愿望是做一名乡村设计师。先生的愿望是,保障妻子的理想不破灭。苑小伟找到了一款四季常兴,与世界文化遗产地相匹配的文房雅器。他以每公斤10余元的价格,囤积了几十吨崖柏陈化料,请易砚匠人雕刻崖柏,创作出一款崖柏质樸醇香与易砚文气兼具的新文玩。

  梅静是守陵人的后代,自幼受宁山易水薰陶,她将中国传统基因和西方现代艺术融为一炉。崖柏产品不再是一个文房雅器,而是一件具有东方气质和西方精粹的艺术精品。太行崖柏经过苑小伟和梅静夫妇的两次锻造,艺术价值翻了几倍。

  这款冠以“听松”字号的崖柏艺术品问世不久,便在淘宝、快手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崭露头角。淘宝直播每月出货量超过40万元,每年营收500多万元,可以保障“听松社区”正常运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