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专家:日本养老保障制度值得我国借鉴

2022-04-15 17:17:30大公网 作者:李昌鸿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盘古智库14日联合举行“人口老龄化影响与应对”的线上视频研讨会,吸引了中日多位专家出席,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日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比中国早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老龄产业的发展、养老服务的推广、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也值得中国来借鉴;中日双方领导人在最近几年都强调把应对老龄化和发展老龄健康产业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AI和自动化可以降低老龄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



郭万达认为,日本养老保障制度值得我国借鉴 图为“人口老龄化影响与应对”线上视频会议 记者 李昌鸿 摄

  日本拟引进外国人进行养老行业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研究部部长小岛克玖表示,根据去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日65岁以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600万,占总人口的28.6%,今后老龄化也将愈演愈烈,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将一路攀升。

  谈到日本的社会保障中对于老年人的相关政策时。他表示,老年人除了有医疗保险以外,还有针对超高龄老人的医疗制度,还有遗孀养老金、残疾人养老金等等,这些都是针对老年人的年金。长期护理的保险,基本上是针对65岁以上提供的服务。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是非常偏重于老年人的。日本的社会保障费用正在逐年增加,在2019年的时候支出额大约达到123万亿日元。他称,首先,虽然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以及人口的减少,社会保障所需的必要费用会逐步增加,但如何确保收入还是很大的问题。确保服务提供系统。医疗和服务领域在日本是非常缺人的,但是这方面的需求却很多。除了防止辞职,还有提高职业发展前景的角度来改善待遇之外,日本也正在讨论使用ICT以及接受外国人进入这个行业。日本正在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正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养老与保障研究室主任林宝表示,中国和日本确实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日本经历老龄化程度整个进程比中国要早几十年,所以日本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榜样。有些政策,比如长期护理保险,我国的试点中很多就是从日本去借鉴。中国这些年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改革是下了很大的力气。从进程上来说,我国2021年65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4%,进入老龄社会的阶段。去年人口数据出来以后,生育水平比原来的期望更低于预期,未来还取决于生育率果不能提升的话,老龄化速度会更快。在这种老龄化制度的冲击下,加上本身制度设计里面,比如缴费年限,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最低年限是15年,导致很多人到达15年就不缴了。另外,缴费标准,是按照平均工资的60%-300%缴,所以很多高收入者没有按照他实际收入去缴。另外,个人账户设计中间标准一直没有调,这导致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AI和自动化降低老龄化对中国制造业冲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是在生产面,也就是说随着老龄化的深入,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将要去向紧张。但事实上,中国的老龄化已经进入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并没有看到劳动力供给有多么得紧张,我们顶多看到是结构性的紧张。总体而言,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还是比较充裕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老龄化挑战未必在供给面。而且随着AI和自动化的推进,机器和AI将要替代的劳动力是非常多的。我们国发院做过测算,未来三十年AI和自动化替代的劳动力要超过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所以,在考虑老龄化对供给的冲击时要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