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拟引进外国人进行养老行业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研究部部长小岛克玖表示,根据去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日65岁以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600万,占总人口的28.6%,今后老龄化也将愈演愈烈,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人数将一路攀升。
谈到日本的社会保障中对于老年人的相关政策时。他表示,老年人除了有医疗保险以外,还有针对超高龄老人的医疗制度,还有遗孀养老金、残疾人养老金等等,这些都是针对老年人的年金。长期护理的保险,基本上是针对65岁以上提供的服务。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是非常偏重于老年人的。日本的社会保障费用正在逐年增加,在2019年的时候支出额大约达到123万亿日元。他称,首先,虽然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以及人口的减少,社会保障所需的必要费用会逐步增加,但如何确保收入还是很大的问题。确保服务提供系统。医疗和服务领域在日本是非常缺人的,但是这方面的需求却很多。除了防止辞职,还有提高职业发展前景的角度来改善待遇之外,日本也正在讨论使用ICT以及接受外国人进入这个行业。日本正在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正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养老与保障研究室主任林宝表示,中国和日本确实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日本经历老龄化程度整个进程比中国要早几十年,所以日本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榜样。有些政策,比如长期护理保险,我国的试点中很多就是从日本去借鉴。中国这些年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改革是下了很大的力气。从进程上来说,我国2021年65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4%,进入老龄社会的阶段。去年人口数据出来以后,生育水平比原来的期望更低于预期,未来还取决于生育率果不能提升的话,老龄化速度会更快。在这种老龄化制度的冲击下,加上本身制度设计里面,比如缴费年限,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最低年限是15年,导致很多人到达15年就不缴了。另外,缴费标准,是按照平均工资的60%-300%缴,所以很多高收入者没有按照他实际收入去缴。另外,个人账户设计中间标准一直没有调,这导致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AI和自动化降低老龄化对中国制造业冲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是在生产面,也就是说随着老龄化的深入,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将要去向紧张。但事实上,中国的老龄化已经进入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并没有看到劳动力供给有多么得紧张,我们顶多看到是结构性的紧张。总体而言,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还是比较充裕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老龄化挑战未必在供给面。而且随着AI和自动化的推进,机器和AI将要替代的劳动力是非常多的。我们国发院做过测算,未来三十年AI和自动化替代的劳动力要超过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数量的下降。所以,在考虑老龄化对供给的冲击时要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