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金融机构 布局中国市场
据内媒报道,近期先后有汉领资本、建银国际、鼎晖投资、集富亚洲(二期)四家机构在上海申请参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贝莱德基金、安中投资两家机构申请参与QDLP试点。报道并引述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贝莱德基金董事长汤晓东表示,贝莱德相信并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力与弹性。分析指出,当前上海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近期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有助提振市场的信心,也有助扭转中国经济转弱的局面,中国资本市场可望率先回暖。\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
报道称,上述6家资管机构试点资质均已获批。其中,汉领资本是上海市首家通过QFLP试点形式设立S基金的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贝莱德基金是首家参与QDLP试点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安中投资是首家以外商投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为主体,同时允许开展QDLP业务的机构。
多家机构追加投资额度
此外,多家国际资管机构也看好上海未来发展,计划加大在华业务,提交了追加试点额度的申请。日前,瑞信投资、品浩投资、瑞锐投资三家QDLP试点机构分别获准追加额度2亿美元、2亿美元、1亿美元额度,获准总额度分别达到4亿美元、4亿美元、1.5亿美元;海纳华、信旌投资两家QFLP试点机构分别追加0.7亿美元、5亿美元投资额度,获准总额度分别达到7亿美元、10亿美元。
此外,路博迈和橡树投资等机构也在计划追加试点额度,进一步做大在上海资管业务。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俄乌冲突,以及近期内地疫情散发,虽进一步加大了2022年中国实现全年5.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难度。不过,4月2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该表述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使经济迎来良好的恢复开端。会议还释出多重信号,将在后续推进中迅速转化为实际的政策落地,“一系列政策将有力推动需求恢复、供给复苏,扭转预期转弱的局面。”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也观察到,政治局会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表明政策导向与工作重心,正朝着“稳增长、稳预期”的方向倾斜,该迹象有助于扭转市场预期提振经济。他并提醒,内地新冠新增确诊数自上月下旬以来已开始见顶回落,随着疫情冲击的逐渐减弱,供应链、产业链料渐恢复,加之各项稳增长措施的相继落地,4月很可能是今年全年的低点,本月中国经济有望触底回升。
资本市场有望回暖
英国《金融时报》较早前报道,全球投行正在上海推进雄心勃勃的业务扩张计划,其策略不会因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而改变。最近几周,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等将部分员工从香港调至上海。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也将上海列为其未来几年的主要投资目的地。近年来,随着中国继续逐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和资本市场,华尔街银行加大进军上海的力度,已聘用了数百名员工。
连平强调,当前上海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全国其他地区也均采取“尽早发现、尽早管控”的措施,内地疫情整体已处于可控范围,加之政治局会议释放的多重积极信号,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有望率先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