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港建筑师卢建能:大湾区18年打拼 由只身一人到管理120人团队

2022-07-10 22:30:2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作为全球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许多港青纷纷北上大湾区发展。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从事建筑规划和设计的港青卢建能在LWK+PARTNERS(以下简称LWK)工作,2004年受公司委派,只身北上深圳和广州发展已有18个年头,内地经济快速崛起为他事业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他从当时一人北上到现在已是120人团队、负责主管国内几个分支公司的董事,他也将自己聪明才智奉献给内地。深圳地铁4号线、广州太古汇等大湾区许多工程均有他的贡献。

香港建筑师卢建能表示,自己在大湾区18年打拼 由只身一人到管理120人团队 /记者 李昌鸿 摄

  承接深圳地铁4号线城市规划等

  1996年底,卢建能从澳洲一大学建筑学毕业,基于个人家庭原因和职业规划的考虑,毕业后便打算先回香港发展。在1997年6月,也就是在“七一回归”前一个月便加入了现在的公司LWK,从1997到2004一直在香港工作,全身心在投入自己热爱的事情中。

  2004年LWK的业务开始不断向国内扩展,卢建能开始有机会接触国内的项目,并且同时兼顾粤港两地的项目,当时香港地铁获得了深圳地铁4号线发展的经营权,公司承接了整条地铁4号线的城市规划及车辆段上盖设计,这成为了他在国内第一个工程项目。当时卢建能担任该项目的建筑师经理,负责统筹各设计顾问,协调各专业综合一体设计。

  在2011年,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正式全线开通,并与1号线在会展中心交汇,尽管十多年过去了,但4号线仍在深港人心中都有着独特的地位;此后来往深圳和香港之间的出行变得更方便。“我有幸参与的4号线项目,记得当时整条地铁沿线都是未开发的土地,如今已发展成繁华的中心城区,见证着深圳从一条地铁都没有的特区,到现在多条地铁线路并行经济发达的国际都市。深圳飞速崛起的发展让我感受到国内的人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开放和包容,大家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当地民营企业不断崛起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外商开始在国内经营,我甚至觉得在深圳的生活、工作节奏同在香港并无两样。”

  随后卢建能在广州承接了太古汇项目,这是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在当时是少有的集休闲娱乐、商贸活动和文化欣赏于一身的新亮点商业项目,目前依然是广州最为繁华,购物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是广州的地标网红打卡点。他当时作为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全面主持项目方案深化、施工图设计、施工管理等各阶段工作。

  团队不断扩大 事业蒸蒸日上

  因为有了深圳和广州两个大型项目的经验,随后卢建能便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内地工程项目,在去年刚完工的一个项目珠海横琴港澳智慧城iCity为例,这个项目是结合文化创意及动漫主题,致力打造年轻文化新地标,其在先进的技术和设施配合下,发展多元化业务,充分利用空间建设出别具风采的建筑,让人能感受到高科技与大自然融合的环境。

  而随着大湾区发展趋势,卢建能及其团队就承接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TOD)、高端住宅等项目,如广州星寰商业国际中心、广州霍英东集团南天名苑及越秀和樾府等。他也从只有单身只影的一人发展成了现在大概120人的大湾区团队,从事的业务也从基本的建筑师专业,逐步扩展到各类环境设计领域,包括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他感叹地说:“真是机缘巧合下我与香港共同成长了25周年,从建筑师助理做起,并考取了香港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成为正式建筑师,后来升为建筑经理、助理董事到国内几个分支公司的董事等。借着内地业务快速发展的东风,我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

  工作25年来,卢建能事业从广东省扩大到内地多个省市。为了把握大湾区机遇,两年前,他在广州成立了LWK大湾区工作室,希望将两地融合的经营策略创新模式,组建一个具备国际视野又能把项目在国内完美落地的专业建设工程咨询团队。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