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吉林省投入了大量资源,研发创新中药。\受访者供图
吉林省地处长白山腹地,野生植物达823属3900多种。人参、五味子等10种道地中药材产量居全国之首。长白山作为“北药”的基地,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利民认为,吉林省中药资源丰富,正朝着中药产业强省迈进,但也存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在大力发展中药产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西部草原区的特色中药资源开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吉林省2022年年初发布了《关于加快医药强省建设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实现总经营规模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全国领先。据资料显示,长白山拥有中草药材达2789种,号称北药基地。南北药的互通互用非常重要,中医界常讲,南药北用,北药南用,长白山中草药资源,用于全国各地中医治病和养生保健的需要。当前,中草药的种植、加工、栽培以及炮制愈加重要。
加强科研 促进中药创新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吉林省已累计投入中医药领域科技的经费高达6.46亿元,占该省医药健康科技经费的一半。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宝芳表示,“十四五”时期,吉林省将加大中医药领域科技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和实施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具有发展潜力的中药新产品及大品种二次开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围绕经典名方验方,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制剂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