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护航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下半年人行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下称,会议)要求,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和“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两重(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经济学者相信,为护航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外部冲击,下半年人行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专项债发行节奏提速的同时,债券资金拨付进度亦会加速。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相信,下半年中国虽不会出台重大刺激措施,但会加大落实前期已出台或已确定的支持政策,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增长乏力及外部冲击等,预留一定政策空间。
有望完成专项债发行目标
上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1.4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不足全年3.9万亿元计划规模的40%,较去年同期少完成约20%。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提醒,按历年三季度发行规模通常显著高于四季度,且历年12月的发行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本季月均专项债发行规模或不低于4500亿元,全年仍有较大概率完成剩余的新增专项债发行目标。“除支持国家‘两重’建设外,本季国家还统筹安排约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项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若有必要还可进一步使用部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加大对居民消费和企业资本开支的支持。”汪涛预计,年内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或再下行10个基点,人行亦有望再度降准25个基点。
连平指出,鉴于美联储本季末或转向降息,中国政策利率调降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在落实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除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之外,还有望对部分到期专项再贷款工具追加新的额度;继续推动新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房再贷款等落地生效,加快推动专项资金与项目的对接。此外,人行料继续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应用,通过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正逆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央行票据交易等长中短期工具灵活搭配,营建适宜的流动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