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微短剧产业透视①/资本热情转冷 微短剧产业进拐点

2025-02-17 05:02: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微短剧整个行业看起来都在赚钱,其实业内更多出戏都是在“烧”资本的钱。

  微短剧“一夜暴富”的神话已不再!究其原因自然离不开内容低俗、同质化严重、投流占比过高、平台资本进场等。然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管理措施,让原本“狂飙”的微短剧慢慢走过“野蛮生长期”,走向有序发展。微短剧行业的风继续吹,只是扑面而来的是冷还是暖,站在“风口”的人就各有所感。\大公报记者 王 莉

  2024年被视为微短剧“井喷之年”,动辄充值额过千万元(人民币,下同)甚至上亿元的“爆剧”频出,一度成为影视从业者被资本追捧的“宠儿”。在实体经济摸爬滚打了二十几年的徐旭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微短剧“赚钱快”,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资进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生产设备投入一、两百万元,回报周期最快也要两至三年。而一部剧投资不过四、五十万元,7天拍完,一、两个月就能上线,回报却能上百万甚至千万元,百分之几百的回报率,这对于做实体产业的来说,诱惑太大了。”

  竞争大 投资十部或蚀十部

  “现在听到‘短剧’两个字,我的心都还会滴血。”然而徐旭连续投了几部,大概200万元左右,就其中部算是“小爆剧”大概赚回了20万元左右,其余的基本都是亏的。还有一部前段时间刚拍完,就遇到了国家广电总局整治“霸总”剧,有可能不会上架了。对于微短剧的“暴富神话”,他表示:“只听说过,没见过。开始以为是自己入局晚了,或者是运气不好,对这行了解多了才知道,那些‘神话’只是极少数个案。大多数都和我一样,投十部九部都不会爆,更惨的十部都不爆。”

  看起来整个行业都在赚钱,杭州亚倩传媒总经理王馨坦言,业内其实更多的都是在“烧”资本的钱。“对于制作公司来说,是以积量作着眼点。可能一年做了十部剧,有两部爆了,对于制作公司来说,一年都不亏了甚至还有赚。但资本不同,首先不会一次性投十部剧,是一部一部投的,投中的概率就会变低。其次,假设我一年拍的十部剧里,有的投了五部,结果一部没爆,就算投资20万元一部,对于资本来说也是实打实亏了100万元。

  内容平台成短剧新力军

  王馨认为,2024年上半年之前,资本对于微短剧行业的少了很多。目前微短剧投资热情高,投资占比也较大。“现在热钱进入微短剧行业的少了很多。目前投资可以说是进入了内容平台时代,像蕃茄小说、咪咕这样的内容平台现在更愿意拿钱出来投资这个行业。微短剧本身就脱胎于网文,而这些平台都有自己很好的IP。”

  “与内容平台合作,在选择上会更多元化,更具有包容性,而不再局限于‘霸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这些为了爽点而爽点的内容。”她非常喜于见到微短剧以“内容为王”的变化。她相信这种状态可以维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点众科技市场与公共关系中心总经理王燕表示,从2024年6月以来,随着国家广电总局的政策引导和越来越多的长剧公司、平台的加入,微短剧在内容、质量、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她以公司2024年制作的《桃花马上请长缨》、《绮靡》为例,好的制作、内容还是受到市场欢迎的。以民国为时代背景的《绮靡》凭借导演在演员、服装、化妆、道具上的极致要求和画面美感,可以说是上线民国剧中,不管是从播放热度还是分账结果来说,到目前为止成绩都是最好的。《桃花马上请长缨》作为“微短剧版花木兰”,其营收也做到了1个多亿元。可以看到,有好的内容,那就一定会有好收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