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重返扩张轨道 专家:政策接续发力提振信心

2025-07-01 16:39:45大公网 作者:倪巍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美贸易关系纾缓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景气度大幅改善。财新今日(7月1日)发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PMI录50.4,较前值提升2.1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介绍,随着前期相关政策组合效应的持续释放,制造业供求同步恢复,“稳经济”效果已经显现,中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市场景气度逐步恢复。分析称,近期扩内需政策继续加码,加之准财政政策工具的部署,均将提振市场信心,基建投资和服务消费有望加快修复。

财新中国制造业PMI走势一览

  6月中国制造业产量指标恢复增长,需求走强背景下,产出增速录去年12月以来新高。样本企业反映,贸易环境改善和促销活动的配合,支撑新订单恢复增长。不过,新订单增速依然轻微,特别是外需低迷环境中,新出口订单连续三个月下滑,惟6月下滑幅度较5月显著放缓。制造业价格方面,6月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带动平均投入成本连续四个月下行,业界普遍选择与客户分享下降的收益,平均销售价格亦因此继续下降,但运费和物流成本的上扬,继续推高出口价格。

  企业加大采购生产力度

  数据还显示,6月制造业投入品库存保持充足,采购库存环比整体持平,成品库存随着订单的交付而轻微下降。在新业务量增加而产能下降背景下,制造业积压订单量近三个月来首次轻微抬升。当月,由于企业裁撤冗员或员工离职后未填补空缺,用工量普遍下降,出于成本控制考量,企业对增加用工持谨慎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与官方数据走势一致。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6月制造业PMI较前值提升0.2个百分点至49.7%,虽仍在荣枯线下方,但已连续两个月改善,并创近三个月新高。当月,官方调研的21个制造业行业中,有11个行业保持扩张,数量较5月增加4个,表明制造业行业景气面有所扩大。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指出,中美关税博弈缓和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供需同步修复,企业加大采购和生产力度,价格端也有所提升,但与原材料购进价格相比,企业出厂价格仍有较大修复空间。此外,在出口修复和“两新”政策支撑下,下游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延续修复势头。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从制造业分项指标看,新订单小幅改善,且结构上延续“内需订单修复度优于新出口订单”的格局。细分行业看,投资驱动的高耗能行业PMI回升幅度较大,预示内需主导的制造业景气度有所改善。

  服务消费有望加快修复

  展望未来,业界对后市经营状况仍有信心,生产经营预期指数继续处在扩张区间,惟乐观度较前值有所减弱。王喆补充说,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同时,中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尚未根本扭转。鉴于部分门类消费超预期增长,但工业生产、投资增长动能有所转弱,长期消费势能培育的重点应聚焦于“保就业、稳预期、增收入”等方面。

  袁海霞提醒,进入7月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将有所上升,外需的萎缩或对中国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带来一定拖累,提振内需变得尤为关键。她建议,保持“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的接续,逐步将消费补贴拓展至服务消费领域。此外,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应加力支持“两重、两新”,发挥基建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赵伟认为,制造业生产和订单指标在内需支撑下同步回升,但企业预期指数有所回落。从政策角度看,近期扩内需政策再度加码,5000亿元人民币的服务消费再贷款、准财政工具等已对服务业投资进行部署,服务消费、基建投资有望加快修复,并对企业和居民预期形成支撑。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