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外贸超预期 出口增长加快至7.2%

2025-07-15 05:01:40大公报 作者:朱烨 倪巍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各界谈中国出口

  中国6月外贸数据表现亮眼,超出市场预期。以美元计价,6月出口同比增长5.8%,进口增速由负转正,上升1.1%;若以人民币计价,6月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出口及进口分别升7.2%及2.3%。其中,当月进出口规模达3.8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2%,创下月度进出口规模历史第二高位。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昨在国新办记者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从季度走势看,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王令浚向传媒介绍,上半年,中国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表现突出,总额达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其中,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增长12.7%,展现中国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强劲势头。

  上半年新三样出口升12.7%

  与此同时,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王令浚引述数据表示,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2.8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3万家。内需扩大也带动进口趋稳,石化、纺织、机械设备等领域的进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增长。

  尽管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外资企业仍然坚持深耕中国、信心不减。上半年,中国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达7.5万家,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

  王令浚指出,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理想、安全、有潜力的投资目的地。外资企业不仅加大在华生产布局,还加快创新研发步伐。上半年,外资企业进口保税研发货物增长52.1%,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显示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王令浚坦言,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仍在上升,下半年中国外贸稳增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外贸的韧性得益于两大关键因素:一是企业积极把握时间窗口,通过“抢出口、抢转口”策略抢占市场;二是持续推进贸易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全年出口料增2%左右

  展望未来,王令浚表示,尽管中美关税博弈仍存变数,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空间已较为有限。在中性情景下,今年中国出口仍有望实现2%左右的增长。然而,考虑到中美贸易可能长期处于“战略相持阶段”,中国需进一步构建应对长期博弈的缓冲机制,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分析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外贸顶住压力,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化、新兴市场拓展以及高端制造竞争力提升,中国外贸有望在复杂环境中继续稳中求进,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

  对“一带一路”贸易超11万亿 增4.7%

  中国不断扩大“朋友圈”,拉紧经贸合作纽带,大力提振企业信心,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昨日指出,中国上半年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

  王令浚分析上半年外贸数据时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在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

  对53个非洲建交国推零关税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昨日还透露,去年12月1日起,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今年上半年,中国自上述国家进口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下一步,中国还将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用中国的大市场带动各国共同发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