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中国经济 > 正文

扩大层面/首八月对东盟贸易升9.7%

2025-09-09 05:02: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对东盟出口得益于“供应链协同”。

  东盟继续稳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前八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4.9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7%;其中,对东盟的出口和进口也分别增长15.8%和0.7%。分析指出,上月对美出口降幅虽则继续扩大,但是受到“转出口”效应推动,中国对东盟、欧盟,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表明贸易多元化策略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方面仍持续发挥作用。

  对美出口占比跌穿10%

  欧盟和美国为中国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首八个月中欧贸易总值3.8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3.1%。同期,中美贸易总值2.73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9.2%;其中,对美进出口、出口、进口按年均实现下降。此外,前八个月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商家因关税降美市场比重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认为,8月对美出口规模进一步回落,其中既有关税因素的影响,亦不排除部分出口商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而提前调整出口战略,“目前对美国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已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约20.7%,进一步下降至9.82%”。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分析,中国出口表现强劲,其中约三成来自“抢出口”这一短期因素,约七成源自非美经济体需求的改善和出口份额的回升。“中国对东盟出口更多得益于‘供应链协同’”。他续称,东盟进口中国的生产资料,通过再加工后形成消费品出口。

  明年对新兴经济体贸易续强

  中国对中东、非洲、欧盟等地区出口走强,可能与相关经济体需求改善有关。赵伟补充说,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短期虽可能受到关税因素的扰动,但中期料仍有提升空间。事实上,近年来新兴经济体投资需求增加、推动城镇化提速,叠加市场份额更多向中国进口倾斜,2026年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有望保持韧性。

  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