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刘梓康表示,九龙酿酒研发的高速陈化技术,仅用十天就能模拟出媲美15年的醇厚风味。右图:周家蔚(左)表示,计划把“洪家班”白酒从内地带回香港,再推向海外。旁为该公司董事billy。
当深圳与新加坡纷纷向掌握高速陈化技术的“九龙酿酒”抛出橄榄枝时,其创办人刘梓康却因看好香港税制优势、CEPA框架下的通关便利,以及“香港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毅然选择留港发展。“说到底,这些创新都是在香港‘逼出来’的。”刘梓康直言:“香港地价高,哪有空间让我们租个地方,放酒陈化十几年?”除了技术创新,还有本地零售商与跨界品牌通过精准锁定客群、为产品注入文化故事,在挑战中成功转型。/大公报记者 李乐儿
传统威士忌往往需要在木桶中沉睡12年甚至更久,而九龙酿酒研发的高速陈化技术,仅用十天就能模拟出媲美15年的醇厚风味。刘梓康透露,新加坡和深圳都曾积极邀请他们落户,条件也相当优惠吸引。但他始终觉得“香港才是家”,最终还是决定扎根于此。
九龙酿酒让十五年陈化十日完成
不过,这条本土创新路并不好走。他预期公司仍需几年时间才能回本,主因是硬件投入庞大、租金高昂,“单从成本考量,在香港设厂确实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香港不是没有优势。刘梓康指出,香港在进出口操作上非常便捷,不少海外消费者对香港制造的品牌,也抱有信任与好奇。他表示,过去香港以鐘錶、珠宝、成衣等制造业闻名,如今同样有机会借助科技,重新定义“香港制造”。他强调:“我们不认为香港只能做金融。”此外,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香港生产的酒精饮料,进入内地市场可享免税待遇,也为品牌出海带来更多实质便利。
据特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首季酒吧业一度回暖,无论是销售额还是消费量,都比去年同期上升6.5%和4.0%;可惜好景不常,第二季这两项指标又分别下跌2.5%和4.1%。
“整体销量比去年差,消费降级下,很多人干脆不喝酒了。”香港烈酒专门店联合创始人陈天盈直言市场寒意未退。尽管十一假期销量略有回升,但回暖速度缓慢,就连泸州老窖这类知名品牌,也面临推广活动增加,销量却下滑的困境。
在经济前景不明下,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终究要他们有消费意愿才会花钱,现在有一批人就是不想消费。”陈天盈观察到,即使市场上新酒款不断,仍缺乏足够的消费动力支撑。面对挑战,酒商不得不调整策略。陈天盈坦言:“推广还是不能停。”维持品牌曝光,成为低迷市况中的生存之道,更多业者也开始注重产品差异化,并对目标客群进行精准营销。
“洪家班”推低酒精罐装吸新客
其中,由艺人洪天明与周家蔚创立的“洪家班”白酒,正走出一条文化赋能的路。品牌承载“洪家班”讲究传承的功夫文化,周家蔚表示,希望把这门生意从内地带回香港,再推向海外。但传承不意味守旧。品牌董事Billy留意到两地饮酒文化的差异,许多港人觉得53度白酒太浓烈,难以畅饮,“在内地,一桌12人喝掉五、六瓶白酒很平常,而在香港,最多也就两瓶。”
于是,产品创新成为突破口。Billy透露,“洪家班”即将推出低酒精的罐装白酒鸡尾酒,既保留酱香风格,又加入紫苏叶、柚柑等本地风味,未来还计划推出酱香茶系列。这类产品形态的变革,旨在降低尝试门槛,让历史悠久的白酒以更轻松、时尚的姿态,融入现代人的日常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