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国际经济 > 正文

虚币插水假货入侵 NFT炒风不再泡沫近爆破

2022-07-19 04:24:16大公报 作者:许临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OpenSea销售量正向下调整。

  自加密货币风暴出现后,以太坊(Ethereum)、Solana(SOL)等主要用作交易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的加密货币价格暴跌,NFT的价格也受到拖累,多只大型蓝筹NFT如无聊猿(Bored Ape Yacht Club,BAYC)、变异猿(Mutant Ape Yacht Club,MAYC)、CryptoPunks等的地板价(Floor Price,代表收藏品于市场上的最低价格)由高位“直插”到底,加上全球最大NFT交易平台OpenSea持续传出假货、“老鼠仓”等问题,热门NFT又不断有黑客盗窃,市场开始担心NFT的热潮已到了尾声。

  其实不少长期热爱艺术与文化的人可能都曾在内心追问,NFT真的可称之为艺术品吗?从猿猴头像、到一张张石头图片,甚至连网红、艺人、知名餐饮品牌都发行自己的NFT供人们购买,这股热潮能持续下去吗?

  产品氾滥 九成无升值潜力

  事实上,市场流传一句话:“卖不掉只是JPG(是相片影像而广泛使用的失真压缩标准方法,此处意指图片),卖得掉的才是NFT。”但加密货币风暴出现后,NFT的成交量暴跌,而且在市场里九成以上的产品根本不会涨价,自然亦乏人问津,就连最热门的NFT蓝筹如无聊猿、变异猿、CryptoPunks等也由高位回落26%至34%。

  根据Dune Analysis数据,OpenSea平台在今年1月的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成交额达到约48.6亿美元,但到了6月份成交额急剧缩减至仅约6.9亿美元,踏入7月份(截至7月10日)成交额更隻有约1.5亿美元,半年时间交投萎缩97%。全球对NFT的兴趣显著下降,网上搜寻热度大减,不少NFT投资者均表示,过去每天也会浏览OpenSea、Magic Eden等平台,但加密货币暴跌后,已很久没有再留意NFT的新专案。

  交投近半年萎缩97%

  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表示,NFT只是一种“投机赌博”,价格会受到外围因素影响,包括通胀、央行金融政策、股市债市下跌、虚拟货币价格下跌等等。而NFT的销售全线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根本供过于求,目前NFT市场有大约900万种不同类别产品,估计隻有约200万个炒家,严重超卖的现象十分明显。

  其实,即使在加密虚拟货币风暴出现前,投资者对NFT市场的怨言已越来越多,原因是NFT的“假货”在各大平台上日益猖獗。投资者向来强调每个NFT都是独特与唯一的,实际上只要对一件作品稍加改动再上传,又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新项目。例如投资者抱怨OpenSea充斥大量与原作相似的“假货”,扰乱市场,也让想买NFT的用户困惑。虽OpenSea已开始“打假”,包括更新账户验证及推出“收藏徽章系统”,又扩大具资格获得验证的创作者的数量等,可是假货问题仍然存在。

  即使假货最终能杜绝,问题依然较推想的还要多,如俗称的“老鼠仓”(即产品负责人在官方上线某NFT作品前,已大量买入某NFT作品,并且把作品高价叫卖。某NFT作品正式发表后,经过市场宣传、众多用户买入,作品价格被炒高,并以再高价卖出)等。今年6月美国司法部宣布,正式拘留OpenSea前产品经理Nathaniel Chastain,因为被指控犯有一项与NFT内幕交易计划有关的电汇欺诈和洗钱罪,利用商业机密为谋取个人利益。

  还有就是NFT市场不断遭到黑客觊觎,继于今年4月初入侵Discord伺服器以广播诈骗NFT铸币讯息后,无聊猿的官方Instagram账号又再度被黑客入侵,黑客利用同样的手法,于无聊猿IG账号上张贴诈骗连结,盗走受害者手上91枚NFT,价值超过280万美元。

  种种的不利因素令NFT的热潮逐渐冷却,想透过NFT一朝发达的炒家也早已放弃,虽市场仍然充斥大量天价的NFT,但泡沫爆破只是迟早的问题。

  以“艺术”抬高身价

  支持NFT的人都会说是为了支持艺术家,然而于去年12月维基百科在处理“最贵艺术品清单”时便否定NFT是一种艺术形式。市场上也有人认为支持NFT的人,拟借着艺术名义来分享加密货币市场的利益。投资者不断强调艺术品原件的独一无二,透过NFT让数位化的作品具有稀缺性,事实上只是提高艺术品的交易价值,才会不断炒作NFT艺术品的话题。

  根据数据分析平台DEXterLab在今年6月份调查报告,受访者里有64.3%表示购买NFT主因只是为赚钱,希望透过交易而获利,可见实与艺术无关。另有14.7%受访者表示,买入NFT是为了加入相关社群,因部份NFT专案表示日后将提供更多“延伸奖励”予购买者,例如元宇宙门票等。隻有12.4%的受访者,坦言购买NFT是为了收藏数位艺术,最后的8.6%受访者购入产品,因为是NFT游戏的玩家,隻有买入相关产品才能进入游戏中的特定内容,又或使用特定的游戏工具。

  不过调查报告也指出,虽然大部分人买入NFT是为了赚钱,但逾半数受访者(58.3%)表示,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落得亏损下埸。而41.7%受访者表示,购买NFT后至今仍然赚钱。

  根据一些蓝筹NFT价格走势来看,不少都在今年第二季暴跌,若投资者在去年的低位买入,至今的利润已大幅减少,资产价值正在不断“缩水”,若在今年第二季才入市更肯定损失惨重。

  名人效应 难抵跌市洪流

  不少明星及歌手今年初都参与NFT投资热潮,发行自家品牌的NFT,引来大量支持者追捧。周杰伦的NFT产品在今年元旦发行名为幻想熊(Phanta Bear),推出后瞬间被抢购一空,并创下获利逾千万美元纪录,NFT的价格也持续创出新高,曾升至高见2.3枚ETH(以太币)。

  余文乐也是在今年3月推出名为“ZombieClub Token”的NFT正式开卖,推出期间更在以不足3小时的时间便登上全球最大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热卖首位,更创下世界纪录,NFT的价格也出现显著升幅。

  陈冠希也是在今年首季推出首个NFT系列,名为“RED NVLPE”,但在开售当日出现事故引起买家不满,有买家在付款后15小时仍未收到NFT,但却有部分买家只付一次交易金额,却收到多于一个NFT。不少买家都表示对项目感到失望,选择在市场抛售,令NFT价格大跌。

  不过,到了今年6月比特币及以太币的价格暴跌后,明星效应不再,周杰伦及余文乐的NFT在6月份以太币价格暴跌期间,曾较发行价下跌约54.5%及69.3%,而陈冠希的NFT更下跌了超过八成。由于NFT用以太币计价,在加密货币风暴下,NFT的价值也无可避免下降,而且不少名星的NFT其实已跌破了发行价,这反映了NFT的明星效应不再,也有人说NFT只是时代乱象,已到了需要修正的地步。

  无利可图 炒家创作人纷离场

  如果曾想透过NFT赚钱,相信都不会否定NFT有机会“爆煲”,大多数人都是听说NFT很火热,也曾经尝试进行交易,然后却又会困惑于“地板价”仍是高价得很,动辄要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才能入场,试问又怎可以去买呢?

  由于NFT大多数有关蓝筹NFT如BAYC、MAYC等,大多在“以太链”交易,意思就是用以太币(ETH)作为交易“货币”,也令新手有一个错觉,以为全世界隻有以太链能交易NFT。

  事实上,初期确实不少NFT炒家在以太链交易,但当NFT越来越火热,不少小投资者其实都已跑到其他区块链,如Solana链(SOL),由于交易手续费近乎零,加上那里的NFT只需几百元就能够买卖,大量价格只是0.02枚,甚至0.002枚SOL的NFT以供选择,而且只要开设一个Solana链的钱包(通常大家都是用Phantom钱包)便能够进行买入。

  NFT世界虽然每天都有几十个,甚至逾百个新专案诞生,但其中99%购入后便可能不会上涨,然而不少炒家仍会采用“大包围”策略,每个系列投入少量的资金,换来只要有一个系列变得火热起来,价格便会大幅急升的机会,而获得的利润也足够弥补损失,这种赚钱模式貌似令到NFT市场畅旺,不过却让这些炒家变成NFT市场的真正“主力”。

  假若市场没有利润可图,炒家又怎会前仆后继为这些“艺术品”继续交易呢?Solana链上最热门的交易平台就是Magic Eden,可以视为Solana链的OpenSea(位于美国纽约市的NFT在线交易市场),每天有大量炒家浏览该处的NFT专案,大部分专案都有路线图(Roadmap),讲述未来将怎样发展,例如分发利润、买虚拟土地,甚至转换成元宇宙门票等,而且NFT专案通常都会有推特(Twitter)和Discord等平台的账号,特别是后者较为重要,因为具力度凝聚“内部力量”及维持专案的热度,这些会直接影响NFT的炒作效果。其实可以把这些NFT专案想像成一些初创企业,只是他们是透过NFT来集资以扩充品牌。

  可是自从加密货币大跌后,不少这些炒家很久没有打开Magic Eden,持有的NFT由于用SOL计价,已跌至不想再留意的水平。即使仍然有新的NFT专案出现,炒家也欠财力“开发”。创作者根本只是想用NFT集资后,风险便由NFT持有人负担。即使部分专案仍能成功透过NFT集资,由于以太币及SOL币的价格大幅下跌,变相令专案资金骤然大减,创作者也就缺乏资金维持运作,除了出售更多的NFT外,这些团队已不知道如何持续觅得财源,这个恶性循环已令炒家放弃NFT。至此相信新知旧雨也会感受到NFT的炒作热潮确实走到“尾声”。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