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线上学习迅速普及,为AI教育技术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人工智能(AI)正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教育领域亦不例外。据一份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已有60%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另有44%的教师将其应用于学术研究。
据领英(LinkedIn)的《人工智能教育统计2025》报告估算,人工智能教育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7.7亿美元后,预计2024年至2032年间将保持37.2%的复合年成长率,到2032年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172.8亿美元。
推动这个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教育机构、教师与学生日益广泛地采纳线上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谷歌、IBM、培生、微软等科技巨头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从区域分布来看,北美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欧洲、亚太、南美、中东及非洲等地亦呈现显著增长。
线上学习的迅速普及,与新冠疫情期间的教学模式转型密切相关。当时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居家授课与线上考试等举措,为人工智能教育技术与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此外,教育科技初创企业获得的投资活动,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分一教师忧饭碗不保
然而,人工智能的教学应用也引发教师们的普遍担忧。其中最主要的顾虑包括:学生可能不当使用这项技术完成作业或考试作弊。数据显示,65%的教师担心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存在AI辅助抄袭行为,62%的受访者忧虑人际互动因此减少,约40%教师则对数据安全问题表示关切。
教师们对自身职业发展同样存在顾虑:近三分之一教师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令其饭碗不保,相同比例的教师则关注不同学校在获取AI教育资源方面,可能出现的不平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