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隔岸观市\内地香港水电气融合 民生领域深度一体化

2019-09-21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地民生领域早已深度一体化\中通社

  近来,随着香港局势的複杂化,坊间不断有杂音,不负责任地评价香港与内地之间在民生领域的基本纽带关係,将主要是基於市场的供求关係,片面解读为优惠、给予。为此,笔者选择水、电、气三大领域予以澄清。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地民生领域早已深度一体化,无论历史风云如何变幻,为数百万香港人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从未动摇。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张岸元

  一、东深供水佔70%至80%

  香港是典型的沿海岛屿城市,境内没有大的流域水系,缺乏湖泊、河流及地下水等天然水源,也难以兴建大型水库。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港英政府相继建设了若干个水库,基本能满足区域内用水需求。但由於缺乏调节能力,一旦遇到大旱天气,往往导致严重缺水。

  战后,香港的人口及经济发展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人口从1945年的60万增至1963年的350万人,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用水缺口越来越大。此后随着东深供水工程的建成,香港的用水供应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一)东深供水工程四次扩建

  起初出於政治方面的考虑,港英政府对於从内地购水较为忌惮。直到1961年才经过谈判,由深圳水库正式向香港供水,年规劃供水量为2270万立方米。

  在1963年6月至1964年5月,香港因严重天旱,实施最高等级的水资源管制,市民每四天才能获得供水4小时。随后港英政府派出水务官员赴广州商谈增加供水量的问题。经双方协商,除深圳水库对港供水量增加317万立方米、允许港方船隻到珠江口装运淡水外,广东应港英政府要求,同意兴建对港供水工程,即东深供水工程。

  东深供水工程於1964年2月正式动工,1965年3月起正式向香港供水。开通初期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量为0.68亿立方米。此后随着香港需水量不断增长,东深供水工程先后投资76亿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扩建、改造,供水量不断提升,目前其供水能力已提高到24.23亿立方米,同时肩负着向深圳、东莞等沿线城市供水的任务。截至2019年6月份,工程自投运五十多年来已累计对香港供水255亿立方米。

  从近年来广东对香港的供水情况来看,供水量受香港地区降水丰枯影响,年际间有小幅波动。从广东省供水量佔香港用水量的比重来看,供水佔比一般维持在70%至80%左右。

  (二)港府对用水补贴较大

  香港目前的供水工作主要由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负责,其负责运营淡水和海水(主要用作冲厕)两套独立的供水系统。依据香港水务署披露的数据,其管辖17个淡水水库、21座水处理厂、153座淡水抽水站、35座海水抽水站、6615公里的淡水管道和1605公里的海水管道。

  由於香港海水冲厕的费用全免,水务署征收的水费均为淡水水费。从香港水务署水费收入结构来看,商业及住宅水费收入较高。香港市民用水採用阶梯水价。笔者按收费总量和用水总量做平均测算,可以看到香港地区分类型的用水折算价格较为稳定,基本上商业、住宅和政府的用水价格保持在每立方3.9元、2.9元和3.55元左右。

  从近年香港水务署水费支出结构来看,东江水的成本佔比近半,员工费用、折旧及其他费用基本处於同一水平。从折算单位供水总成本来看,近年来有一定增长,2017年香港水务署单位供水总成本为每立方米10.86元,远高於各项水费收入情况,相当於政府对於市民用水予以了很大的补贴。

  根据香港水务署披露数据,2017至2018年财年,其获得的差饷补贴和免费用水补贴分别为4942万、1048.6万元,合计佔供水成本的比例接近60%。

  (三)东深工程较海水淡化有较大竞争优势

  目前东深供水工程对香港供水採用统包总额,也即固定年费方式,即供水协议三年一签,按不超过最高年供水量(8.2亿立方米)收取固定的年供水费用。按照广东省制定的《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香港获得分配的供水额为每年11亿立方米。相当於即使香港用水量达到11亿立方米,东深供水工程的固定费用也不会上涨。

  整体而言,固定费用较为稳定,年际间变化相对较小。就单位成本而言,受供水量变化影响较大,根据实际供水量及最大供水量11亿立方米折算广东向香港供水单位价格,实际价格介於每立方米5.5至7.3元之间,理论最低价格稳定在每立方米4.3元左右。

  二、香港电力自给程度较高、内地核电是有效补充

  对於香港而言,东江来水是最便捷、最具有保障调节能力的水源。香港特区政府在2014年曾披露,海水淡化的成本计算约为每立方米12元,远高於东江来水。就目前而言,东江水资源是香港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命脉。

  (一)中电及港灯是香港主要电力供应商

  一直以来,香港的供电由两大家族控制──嘉道理家族控制的中电控股,在香港拥有756.8万千瓦装机,为262万客户、约80%香港市民提供电力及服务,供电範围包括九龙、新界及大部分离岛地区;李嘉诚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拥有装机量323.7万千瓦,为57.9万客户、约20%香港市民生产及供应电力,供电範围包括香港岛、南丫岛。

  上世纪70至80年代,香港用电量十年複合增速分别为9.7%、8.6%。90年代之后,随着人口规模趋於稳定、工商业发展已逐步成熟,用电增速出现明显回落。2005年至今,香港年用电量基本上保持450亿千瓦时左右,长期複合增速几乎为零。

  用电量稳定的同时,香港的用电结构较为稳定,目前以商业为主,商业、住宅及工业用电佔比分别为66.7%、26.4%及7%。电价方面也相对稳定,以香港综合售电收入折算出香港的综合电价,近年维持在每千瓦时1.1元至1.2元之间,仅有小幅波动,2018年其为每千瓦时1.15元,同比增长2%。

  由於下游需求保持稳定,香港地区近年来装机容量不但没有增长,还随着部分老旧机组的退役,装机容量略有下降,总规模为1228万千瓦。目前香港本地发电量对用电的贡献约为75%左右,内地淨输入电量约佔25%左右。

  (二)内地核电是香港电力供应的重要补充

  目前内地向香港地区供电的主要电源为大亚湾核电站,其拥有两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96.8万千瓦,2018年上网电量为157.5亿千瓦时。按合营合同约定,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70%供应香港。2013年三方签订补充协议,大亚湾核电站自2014年四季度起额外向香港供应其年度发电容量的10%。至此大亚湾核电站约有80%至85%的电量供应香港,佔香港用电量的比重约为25%。

  大亚湾供香港电量的定价採用双方协议定价的模式,在综合考虑香港电力市场情况、核电发电量成本、大亚湾核电站负荷因子及汇率变动后,由双方协商确定。从相关媒体报道来看,2009年开始大亚湾供香港的度电成本为每千瓦时0.6元,而由於香港燃气电厂佔比较高,同期香港本地电厂自发电量的供电成本为每千瓦时1元,大亚湾核电站的经济性优势较为明显。

  (三)香港已经融入中国南方电网

  内地对香港电力市场的支持除大亚湾核电站对港送电外,还体现在南方电网对香港电网调节能力的支持。2015年,南方电网公司与香港电力供应商签订《能源输送协议》,约定在香港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对港实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电能紧急支援,确保香港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南方电网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为香港电网提供调峰填谷,调频、调压和事故备用服务,自1993年12月机组投产以来应急启动成功率达100%。

  此外,南方电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还在2014年完成对中电控股旗下香港青山发电有限公司30%股权收购。青山发电有限公司是中电控股在香港的全部发电资产,拥有龙鼓滩、青山、竹篙湾及新界新堆填区四家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756.8万千瓦。收购完成后,南方电网获得在港权益装机容量227万千瓦,成为中电控股服务香港近八成市民、252万客户的重要合作夥伴。

  三、天然气全由内地供应

  (一)香港天然气消费以燃气发电为主

  香港天然气消费主要包括居民工商业用气和天然气发电两块。居民及工商业用气部分主要由李兆基家族旗下香港中华煤气负责经营。香港的天然气管道除去燃气电厂外,均由香港中华煤气公司负责投资运营,目前公司拥有多条已建成的管道以及部分在建管道,覆盖香港大部分地区。

  近几年香港天然气用户数量基本稳定,略有小幅度上升,以香港中华煤气的用户数据来看,由2013年的179.9万户增加到2018年的190.9万户,6年淨增长约11万户,年均複合增速1.2%。2018年,香港中华煤气客户数目较上年度增加2.5万户,微升1.3%,而全年香港中华煤气於香港的炉具销售量达28.3万台,较上年度上升3%。

  天然气发电所用天然气未纳入上述统计口径,这裏对香港地区燃气发电所消耗的天然气量进行估算。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的口径,2018年香港地区天然气消费量为30亿方,比香港统计署公布的天然气消费量高出22.7亿方,也就是说在这一计算方法下香港地区燃气发电所消耗的天然气为22.7亿方。

  (二)内地是香港天然气唯一气源

  根据《香港能源统计(2018年年刊)》的数据,2018年,全香港100%的天然气均来自内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内地向香港输送天然气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西气东输二线香港支线和中海油广东大鹏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另外还有一部分气源是中海油的海上天然气。

  (三)香港购气价格明显低於终端售价

  气源价格方面,根据笔者了解到中石油通过西气东输二线香港支线输送至香港的这部分天然气,由於在最初谈判时中石油考虑到香港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为了促进气源的消纳,在气价上对香港地区给予了一定优惠,即以广东省基準门站(韶关)的天然气价格每方2.04元人民币对其进行结算,广东输送至香港的这部分管道对应的管输费并未包含在气源採购价格中。

  价格方面,香港地区的天然气根据热值进行收费,并且终端销售价格实行阶梯制,并且由固定费用与可变费用两部分构成,其中固定费用为每月29.5元,可变费用按照天然气消费量的不同分别收取不同的费用,总体而言,消费量越高收取的天然气单价越低。一般来说,居民用户一户每月大约消耗天然气15立方米,按热值换算后对应的天然气销售单价约为每立方米10.4元,可见内地供给香港的天然气在价格上大幅低於当地的售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