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人口经济学/提高生育率迫在眉睫\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 梁建章

2021-05-12 04:24: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刚刚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比2019年下降了18%,比刚刚放开二胎的2016年下降了33%,几乎成为新中国有纪录以来新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最低的一年。按照这个数字可以推算,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为1.3。应当说,这个生育率数据本身已经令人触目惊心。但更为可怕的是,1.3的生育率还不是稳定的生育率,今后还会继续下降。因为在这个生育率数据中,还包含了正在逐步消失的二孩堆积效应。

  所谓的堆积效应,是指随着全面推行二孩政策,此前曾因政策限制而无法实现的二孩生育意愿在短期内集中释放,考虑到身体条件对生育的影响,很多即将错过育龄的中年妇女,会在政策解禁后的第一时间就预备生育二孩,从而会在特定时间内带来额外的生育率。

  对於堆积效应到底有多少,我们可以根据2019年的数据来估算。2019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47,其中一孩生育率0.659,二孩生育率0.664,三孩及以上生育率0.146。这组数据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二孩率高於一孩率。按照常理,没有“一孩”也就不存在“二孩”,所以自然状态下的二孩率必然小於一孩率,实际大约只有一孩率的一半。所以面对上述反常数据,可以大致推算出,堆积效应使得近几年的生育率比自然生育率多了0.2至0.3个孩子。

  按此推算,虽然2020年的生育率为1.3,但去除堆积效应后,自然生育率只有1.0至1.1。这只有更替水平的一半,与很多欧美发达国家1.6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少了0.5个孩子。就算跟少子化严重的日本相比,也要比他们的1.4还少0.3个孩子。可以说,中国的人口形势在全世界範围内最为严峻。

  再次强调,虽然1200万的出生人口比上一代人少了一半,但这不是底,中国的出生率和生育率在未来十年将继续下降。目前的生育主力,是22岁到35岁的女性。在2020年,这个育龄高峰年龄段对应的,是在1985到1998年之间出生的女性。根据现有的人口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在未来十年,中国处於22岁到35岁育龄高峰年龄段的女性相比现在将锐减30%以上。如果没有强力的政策干预,中国的新出生人口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降到1000万以下。

  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

  有人说,中国不是还有大量农村的年轻人口吗?他们的生育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个判断看似正确,但也进一步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即使有了这些农村的年轻人,中国的生育率仍然降至如此之低,那麼未来当这些年轻人进城以后,生育率只会变得更低。在中国城市化率比较高的东北地区,生育率也只有0.7,作为一个地区也处於世界最低的水平。种种迹象表明,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的中国年轻人,生育意愿都是世界最低的。中国年轻人绝大部分未来会生活在城市裏,他们所面临的养育成本的压力比起城市户籍人口更高。

  综上所述,如果与国民的平均收入相比,中国的养育成本世界最高。所以,儘管这次普查报告的生育率数据看似低得令人惊讶,但在仔细分析背后的各种因素之后,就会发现一点也不奇怪。而且伴随着进一步的城市化,中国未来的生育率还会继续下降,很可能成为全世界生育最低的国家,比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还要低很多。

  如此低的生育率,意味着每代人口会减少一半。笔者已多次论证,人口急剧萎缩,意味着规模效应和创新能力持续弱化,进而出现综合国力的衰退。因此,为缓解未来的低生育率危机,中国必须尽快放开限制,并大力鼓励生育。而且仅有放开限制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系列强有力的鼓励生育的政策。

  鼓励生育要有成效,需要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十四五”规劃建议提出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已经预示了放开和鼓励生育的政策,政策的目标是大幅度降低养育成本,让人们生得起并养得起孩子,从而缓解迫在眉睫的低生育率陷阱。唯如此,才能令中国经济后继有人,中华文明后继有人。虽然提高生育率是个世界难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发挥体制上和资源上的优势,还是可以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