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察股观经/中国经济的文化基因\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2021-08-05 04:24: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基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习惯,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更有力度的改革,来推动经济转型。

  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福禄寿是终极目标,如获得财富是终极目标,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乃至印度教追求“来世”目标显然不同。尽管所有民族的商业行为都是为了逐利,但受宗教影响较大的民族,其商业行为受到宗教的约束更大,而中国商人受宗教约束较小,反过来倒是希望宗教能为其商业发展助力,在信仰上带有更强的功利色彩。

  四十年前,中国出口在全球的份额不足1%,如今货物贸易的出口份额已经占到全球的15%,这是否说明出口份额的提升主要靠改革开放呢?这当然毋庸置疑。但从历史看,中国外贸的“一带一路”自古有之,如宋代对内外贸放松管制,实行促商政策,与宋有海外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

  勤勉敬业支撑出口

  元代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进一步上升至140多个。对外贸易的繁盛,促使元代商人将贸易活动重心从国内转至海外,一些城市的繁荣,很大部分是依靠对外贸易发展起来。例如泉州港与上百个国家与地区发生贸易关系,车船繁忙、商贾如潮,市舶提举司管理的海船数量一度有1.5万多艘。

  1689年,英国与中国在广州正式通商,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向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口茶叶、丝绸、瓷器等,维持了一百年以上的贸易顺差地位。

  由此可见,中国自宋朝开始,外贸就开始增长,在交通工具如此不发达的当时,外贸规模却可以不断扩大。但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大幅提升,而中国能够长期维持出口优势,还是在于劳动力的充裕、聪明且吃苦耐劳。

  按照李嘉图的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出口强盛,除了有自然资源这一要素资源外,规模庞大的劳动力要素确实也是一大优势,但同样劳动力规模庞大的印度,出口在全球的排名却比较靠后,出口额与中国深圳相差无几;而人口与资源优势都匮乏的日本及韩国,却同样能够成为出口大国和强国,原因何在呢?这恐怕与儒家文化多少有点关系,因为儒家文化提倡勤勉敬业。时至今日,中国劳动时间依然名列全球前茅。

  不过,中国出口在全球的份额尽管已经达到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15%,但出口的附加值并不高,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不强,按工信部前部长苗圩的说法,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排名仍属于第三梯队。例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无线电话机配件、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的整体附加值比重只有45%,远低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附加值占比都超过80%。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的分工主要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制造、加工和装配。

  财富效应炒热楼市

  出口贸易在银本位时代,可以获得白银,如今则获得外汇,尤其是美元。因此,通过出口,过去获得了全球最多的白银,如今则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获得财富的路径除了出口之外,金融交易也是一大重要路径。银行通过存贷差获得利差收入,通过销售理财产品等财富管理服务来获得各种增值业务的收入。因此,中国的信贷规模全球第一,四大行在全球商业银行中的业务收入排名都名列前茅。

  中国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今年上半年达到8.6%,且过去五年来一直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是最高的,说明中国的金融交易非常活跃。而且,这还是在中国金融开放度不高、金融管制不少的背景下出现的结果。

  金融活跃的背后,首先表现为货币总量在全球最大,如M2(广义货币供应)规模达到232万亿元,超过美国加上日本之和。笔者曾在九年前分析过M2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原因,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海外直接投资、不断增长的出口顺差和房地产的持续繁荣来创造货币。其次,中国居民储蓄率为全球最高,这或许与传统文化有关,因为节俭和投资都是让财富增值的主要手段。居民储蓄率从1999年的27.63%上升到2010年的42.1%,增加了14.5个百分点。

  高储蓄意味着货币供给多,而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因此,中国长期利率水平实际上是偏低的。如美国等诸多发达国家,包括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和名义GDP增速相关性较高,且百分比都差不多。而中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极小,长期维持在3%左右,且远低于名义GDP增速。

  长期利率长期偏低是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偏贵、形成“刚性泡沫”的主要原因。如国内房价无论从租售比还是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看,都远高于国际水平。同样,很多含H股的A股的股价基本上也比其H股贵一倍左右甚至更多,而香港市场的利率水平比内地要低得多。

  如果说出口和金融交易是获得财富的主要手段之一,那么,房地产投资更是让财富增值的直接手段了。从通用住房的估值水平看,如房价收入比或房价租金比看,中国在全球遥遥领先,从中国住房总市值的估算看,尽管当前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应该超过40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日本和英国的住房总市值之和。但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显然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具有高估之嫌。

  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中国房地产对GDP的名义贡献率远低于美国,但实际贡献率(直接和间接)肯定要超过美国的17%左右。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其背后的原因则是民众对财富的过度偏好。

  重商主义急功近利

  从最简单的逻辑来推导中国经济模式:出口多是因为国内消费少,国内消费少是因为居民储蓄率高,储蓄率高导致利率低而且投资率高,居民部门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对房地产的过度追捧,不仅让房地产过度繁荣,而且通过土地或楼房质押的方式,不断创造货币。因此,通过国际比较,就不难发现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占比显著大于国际平均水平的,就是出口、金融和房地产。如2020年在全球疫情下,中国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在全球占比创历史新高,但国内居民消费却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而过度偏重于商业牟利,使得中国企业行为上体现出更明显的急功近利的特征。从国际比较看,1995年至2018年中国研发投入占比提升1.6%,远高于同期美国(0.4%)、日本(0.7%)、英国(0.1%)等,但中国的研发支出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即通过较少投入就可快速变现的环节。在真正构建长期壁垒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国研发支出占比还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在长期和平的环境里,具有追逐财富强烈欲望的文化基因,确实成就了中国财富规模的迅猛膨胀。过去十年,全球财富创造一直集中在中国和美国,中国现在也已取代日本,成为拥有百万富翁的第二大国家。若将金融财富总额超过1亿美元定义为超级富豪的话,根据BCG的预测到2029年,中国超级富豪的资产将达到10.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9.9万亿美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当今的经济特征,都与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很可观。在和平环境下,中国要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甚至经济体量遥遥领

  先于其他经济体都没有什么悬念。但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成为科技发达、消费主导及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体,即实现“房住不炒”、提升金融为实体服务的能力、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梯队的难度还很大,因为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习惯的形成时间很长了,不能期望短期就能改变。

  从当前的政策层面看,都已经采取了相应举措来应对这些问题,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应该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二战之后经济成功转型并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只有两个国家,分别是日本和韩国,历史上都受到中国儒释道文化影响。这也说明,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不会一成不变。只是我们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和更有力度的改革,来推动经济转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