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新态/解决财赤 香港具备两大优势\祥益地产总裁 汪敦敬

2023-12-20 04:03: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预计,本财政年度在计及发债所得后,特区政府综合财政赤字可能会略超1000亿元,较今年初预测的570多亿元为高,下年度亦有机会出现赤字。同时,现阶段无计划上调任何税率,如果经贸组织APEC推动设立全球最低税率,届时香港必须跟随,料每年多增150亿元税收。

  笔者对特区政府可以解决今次“财赤危机”是很有信心的。从管理角度来说,最好纾缓方向就是“平常心”,即是说做到一些市场本来应该发挥到的效益,就是改善财赤的最好方案。用平常心去看,香港有两大资源是胜过其他地区:

  定存达9万亿 可投入市场

  第一个就是逾16.8万亿元的M3(货币量),其中有9万亿元是定期存款的,比例达54%。过去二十多个月,定期存款增加约3.7万亿元,可想而知出现非比寻常的“定期热潮”,可以说它冻结购买力。只要令到这些资金提储及运作,市场上就有足够购买力,而且现时亦是一个好的修正时机。

  在年初及过去几个月间,香港定期存款是最容易受冻结,因为收益率往往是5厘之上,而今年2月至3月时的通胀是1.7%,当时做定期减除通胀的收益可达3厘以上,这是十分罕有的,但现在相关收益已经减半,通胀已经升到2.7%,而很多大银行定期息口是4.5厘左右,可见相关定期热潮将会逐渐减退。只要这个趋势形成,购买力将回流市场,相信楼市与股市都会复常。

  第二个重要优势资产就是地产,本港私楼评估总市值在约13至14万亿元水平徘徊。更重要的是,二手私楼转流率在2013至2022年平均每年只有3.6%,2023年预计数据更减低到2.6%,转流率过低,而且不少业主也在楼价上作出调节。如果市场恢复正常运作,让转流率去到合格水平,从楼市得到的税收及财富带来的GDP(本地生产总值)增长,足以令香港经济重拾春天。

  特区政府经营好楼市,令房地产市场成为机会处处、转流畅顺、低炒风、能长线投资的乐土,而非想着加税或者缩减开支,笔者支持审慎理财、但不支持加税,因为对于纳税人来说,特区政府尚有更多可以优化的措施而未着手施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