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金融观察/马来西亚经济转型的启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邓 宇

2024-03-11 04:03: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马来西亚的经济转型经验,值得后发国家学习,特别是中等经济体,亟待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

  马来西亚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且经济长期保持中速增长,成为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国际机构预测,马来西亚最早将在2025或2026年成为高收入国家。马来西亚国家银行预计2024年的经济增长在4%至5%之间。展望前景,虽然马来西亚实现经济较高增长的难度较大,但只要连续保持4%至5%的稳定增速,成为高收入国家的目标可期。

  马来西亚是东盟创始国之一,过去40余年的经济增速保持较强的稳定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1980至2022年马来西亚的实际GDP平均增速约5.6%,仅4个年份出现负增长。马来西亚的经济转型取得成功,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工业化路线,立足于发展制造业,不吝于学习借鉴先进工业国的成功经验,不断更新经济改革政策,适应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

  马来西亚经济转型有三点经验启示。一是采取务实策略,充分利用外部有利环境。二战前马来西亚经历殖民经济时代,工业化比较初级。1950年代末期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其后获得自治地位,至此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正轨,1960至1970年代工业基础迅速建立,为1980年代的经济高增长打下了基础。1970年代,马来西亚最早主张设立东盟,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构建和平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东南亚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196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一贯采取比较务实和克制的外交策略,一方面积极发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推动东盟一体化发展,在地缘政治、军事安全以及外交领域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依托东盟发展全球多边外交,拓展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多边及双边经贸关系,东盟国家、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其主要贸易伙伴,占比约68%,中国更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重视制造业 货币政策稳健

  二是稳步推进经济改革,重视发展制造业。马来西亚的经济长期维持中速增长,主要在于多次成功的经济转型。和多数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一样,马来西亚主要依靠外贸出口并吸引外部投资实现工业化,致力于建立多元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先后提出“新经济政策”、“2020宏愿”、“国家发展政策”、“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计划。在不同时期,马来西亚所实施的经济政策相对稳健,几乎没有出现类似拉美国家的激进改革,而且秉持着稳健务实的转型基调。很重要的一点,马来西亚的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在高位,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23.39%,高于印尼和新加坡。2018年10月,马来西亚启动国家工业4.0计划,旨在推动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2023年9月公布新工业总体规划(NIMP 2030),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广泛布局电子工业、绿色可再生能源,同时加大汽车产业发展,计划到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15%,到204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38%。

  三是坚持稳健的宏观政策,外债规模总体不高。近年马来西亚主张“去美元化”,倡议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表明其相对独立的宏观政策立场。作为后发国家,马来西亚的外债规模不高,偿债能力较强,外汇储备有余,具有比较充足的宏观政策空间。一方面,马来西亚常年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2022年的顺差约512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约1026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约25.2%,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另一方面,马来西亚的外债较少,2022年其总外债占GDP约75.7%,规模不高,且偿债能力较强。从财政赤字看,马来西亚的财政政策倾向于预算平衡,预算虽有扩张,但预计2024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为4.3%,而2023年为5%。货币政策方面,马来西亚通胀比较温和,甚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而货币政策相对稳健,保持适度的宽松。

  科技投资与现代基建需提高

  至于马来西亚经济转型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其一,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科技投资存在不足。马来西亚虽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制造业体系,但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电子工业、石油、天然气以及橡胶等制造业领域,部分属于中低端制造业,过去这些行业对扩大出口具有重要贡献,但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中高端制造业的需求快速增长,周边国家的制造业广泛兴起,马来西亚的传统制造业优势逐渐被周边国家所部分替代,而马来西亚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比较薄弱,科技投资也存在严重不足,很难支撑未来的经济增长。比较而言,不少中等经济体遭遇此类问题,制造业萎缩后出口产值下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从现代产业转型来看,马来西亚在科技投资的支出相对偏低,距离实现大规模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要更大力度的投资,制造业的“含金量”仍有提升空间,而且未来要实现更高的增长目标,还需要尽快弥补科技产业的短板。近年来,马来西亚提出从科技使用国转型科技创新国,从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转型成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有望摆脱经济增长瓶颈。

  其二,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马来西亚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比较好的基础,交通物流体系相对完善,而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走在前列,为未来数字市场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马来西亚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虽有发展数字市场和跨境电商等机会,但囿于现代基础设施连通性缺乏,前期中马合作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也受到多方阻力而延期。早前马来西亚提出“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意在促进沿线交通便利化,但总体进展缓慢。同时,随着马来西亚制造业发展以及城市人口加快扩张,国内的电力需求激增,迫切需要加强电力生产投资。马来西亚宣布未来5年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约844亿元的财政支持,落实“国家光纤化和连接计划”(NFCP),将为经济转型带来新的机会。

  未来发展前景方面,多年来,马来西亚对内深化市场改革,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保持政策的灵活务实,积极发展工业化,抢抓全球化发展红利,对外推进东盟一体化,提升东盟的国际影响力,使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这些有益的经济转型经验助推马来西亚的经济模式走向成熟,值得后发国家学习,特别是中等经济体,亟待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相较于其他中型经济体,马来西亚的内外发展环境较好,一方面拥有独立的外交政策,背靠东盟,长期以来的自主性赋予其更加开放的经贸政策,将继续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投资者扩大在马来西亚投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韧性较强,增长潜力较大,发展前景可期,未来通过产业升级,将后发优势转变为比较竞争优势,将能够实现既定增长目标。

  明年有望成为高收入国家

  但是,马来西亚国内市场较小、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未来经济增长将面临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未来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完善国内交通和物流体系,构建全方位的交通物流网络枢纽,并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布局,为未来的数字市场和跨境贸易创造便利,拓展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新优势;二是着力推进现代产业升级,促进传统电子、石油以及橡胶制造业转型,加快新能源以及先进制造产业投资,扩大高科技投资规模,挖掘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潜力;三是增加绿色科技和可持续项目投资,推动能源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如果按照人均GNI(国民总收入)年均5.5%至6.5%的增长速度,预计2025年左右马来西亚的人均GNI(2022年1.1万美元)有望达到世界银行2022年设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