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从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这一角度来推动供需平衡。
中国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由“政府+企业”主导的投资拉动模式,逐步向“政府+企业+居民”的消费拉动模式转型。做大服务业最终可以让制造业,以及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未来。
世界银行对全球所有经济体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行排名,并进行划分,定义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四个等级。有人以为高收入国家这条横槓一成不变,一旦跨越就成为高收入国家,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世界银行一直在把这个横槓往上移。2021年,世界银行设定的高收入门槛是人均国民收入为1.2695万美元,2023年又把标准提高到了1.3845万美元了,今后还会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你很难去达到。
高收入国家的定位是囊括全球人均GDP前25%的人口。现在全球80亿人口里面,25%的比例意味着只有20亿人口可以成为高收入人口,中国人口本身已经14亿了。因此,未来十年中国可以成为高收入群体吗?很难!除非美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你再去看看现在已有的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收入是多少?虽然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只有1.3845万美元,但平均收入已经达到5.1万美元了。中国如果到2035年达到2.5万美元水平,还是现在人家平均国民收入的一半。
所以,笔者的建议是不要片面追求GDP,还是要关注高质量增长。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提高发展效率,解决结构性问题。
不应依赖资本投入
人均GDP的增长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像日本、韩国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跑了,中国到1977年后才开始跑,已经落后那么多了,所以要拚尽全力去跑,等你拚尽全力之后,发现跑不动了,为什么呢?人口已经老龄化了。
中国当前的经济特征除了各种优势之外,劣势就是未富先老、未富先债。日本虽然现在失去30年,GDP还是全球第三,说明前面的基数高,后面发展慢了也不要紧,但如果前面基数低,为了赶超拼命地追的话,动作要变形的。
现在GDP增速慢一点,把结构性问题解决了、或缓解了,那么后面增长就会更好。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了,这是因为物价低、劳动力成本低。比如说中国清洁工一小时工资,也就是40块钱人民币,美国的话大概一小时相当于200块钱人民币,所以算GDP肯定是美国高。
如果中国能够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水平,那么,用收入法计算的GDP就会显著提高,这比投资拉动的模式更能提高增长质量。因为投资拉动模式的核心是降低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以便供给的产品能够低成本出售。但劳动力同时也是消费者,如果薪酬低,消费能力不足,则供给大于消费,就会导致产能过剩。
反过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为了赚钱,只有生产高附加值、有独特技术优势的产品才能盈利,那么,这就迫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看看目前全球的制造业强国,哪个国家的产业工人薪酬不比中国高出几倍?
不少人担心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会影响到“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但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却从20年的8.6%上升到如今的30%。不过,制造业的就业人口则不断下降,毕竟自动化程度提高了。过去是机器替代人力,现在是机器替代脑力。
制造业越发达、越高端,就业人数就越少,所以必须发展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53%左右,但就业人口不足50%,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年轻人失业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发展服务业尤其显得重要。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服务业贡献了GDP的80%,美国总就业人口中的84%从事服务业,其从业人员的薪酬大约是中国五倍左右。如果中国的服务业的薪资价格与美国的差距缩小一倍,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5%,估计中国的GDP总量就可以赶上美国了。
最近大家都在提新质生产力,但是从目前数据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因为1、2月份的制造业投资增长有9%,制造业投资也有9%,还是很高的。但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主要是靠劳动力素质和技术进步,包括全要素生产率,还有资本的投入。近年来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多地依靠资本密度,全要素生产率在下降,劳动力素质相对稳定,所以过度依赖资本投入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
人口流向出现分化
为什么外资不太愿意来中国投资,因为投资回报率太低了,这是核心问题。所以最终还要看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来自于哪里,不是说想技术进步就能马上进步的,需要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包括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理论上来说,对于劳动生产率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它也不是一蹴而就,就像前三次工业革命,最终到应用层面还是要很长时间的。
所以现在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从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这一角度来推动供需平衡。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原因在于我们人口老龄化在加速。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度比日本更快,跟韩国差不多。有统计显示,全球人口每晚十年出生,平均预期寿命将增加3岁。按照这个结论推测,1987年出生的人,预期寿命将达到97岁,而1997年出生人预期寿命为100岁。这是好事,大家见证历史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出生人口在减少、预期寿命在提高,老龄化率也越来越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些大多与服务业有关。所以,只要国家政策支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人口的流动今后会更加集中于新一线城市,过去五年成都已经成为中国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之前中国人口流入最多的是北上广深,现在这些地方的人口增速放缓。国内的人口流向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多个层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分化。
分化可以体现在GDP创造的区域分布上,如中国GDP未来贡献最多的地方就在长三角,整个人口流向是从北往南流,这是一个大趋势。2023年作为人口小省的浙江人口淨流量(剔除自然增长人口后)仍然超过人口大省广东,这应该是连续第四年了,就是因为浙江服务业的比重高于广东。
大城市化的竞争还会持续。中国一直倡导要发展制造业,要成为制造业强国,笔者认为,发展服务业才能够让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发展制造业反而会让制造业很落后。为什么?因为发展制造业就需要降低成本,然后产品卖不掉、产能过剩,制造业怎么能起来呢?
服务业起来了,大家收入增加了,就业增加了。相反,中国近年来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一直在减少,进入到AI时代的话,就业人口会更少。服务业增加一个点的GDP可以带来200万人的就业,制造业增加一个点的GDP只能带来50万人的就业,所以中国发展服务业的理论空间很大。中国这几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上升,制造业的比重在下降,所以就认为不能让服务业再发展,应该要发展制造业?但制造业越发展、供给越多,产能过剩越严重,中国结构性问题越扭曲。发展服务业的话可以带动方方面面的就业,社会大循环才能够畅通。
不要觉得人家发展服务业就不是制造业强国了,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强的制造业强国,它的服务业的比重恰恰是最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日本和德国也是如此,他们的GDP中服务业占比都在70%以上,就业也是接近于70%。我们对当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的思考还是不够的,总想着通过投资来拉动GDP,因为投资是最容易的抓手,但是结果却并不理想。
宏观经济跟产业研究不一样,是一个更大的系统。有句话说“按下葫芦浮起瓢”,系统思考的逻辑链太短,就会觉得什么不行就应该发展什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话最终效果未必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