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新态/公私营七三分配 宜重新检视\祥益地产总裁 汪敦敬

2024-04-17 04:03: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现时公营及私营房屋新供应目标比例定为七三比。

  4月12日,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特区政府在平衡公营房屋和私楼供应量时十分小心,确保不影响私人市场。最近有人批评公营房屋供应量过剩的问题,这个情况的确容易令人思考,私营及公营房屋新供应目标比例定为七三比是否仍合适?之前的决定必有其当时的处境及正确性,但到了今天的现状有没有修改的必要呢?

  从成本角度来说,七三比等于是用三成的私楼卖地收益去支持七成的公营房屋,是否隐含了变相的高地价因素。第二个可能性就是,如果三成的地价卖得并不高,于是公营资助房屋要用更低廉的建筑成本去兴建。

  笔者认为以上两个情况都不理想,公私营房屋七三比例需要重新探讨。更重要是,笔者认为要达到房屋政策的目标,以单纯的土地规划不足以解决现时问题。因为特区政府要做供应管理之余,还要做需求管理及成本管理。

  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考虑周全:首先,私楼的供应不可以太少,不一定要用新供应去满足需求,最近放宽楼市辣招就等同放宽了二手的住宅供应,向市场提供了更多供应。如果二手的供应是足够的话,公私营房屋都可以用二手市场去满足大部分的需要。

  其次,笔者当然同意要打击公屋富户,从而令到公屋可以有更大的使用率,而让申请居屋人士当中真正需要的人更容易上车,加之活化换楼市场,改善放盘和上车盘的二手成交。一、二手同时增加供应的好处就是市场较平衡发展,这才是房屋政策的重要配合。

  近期绿置居启钻苑有逾百宗挞订,其中逾半数是开放式及纳米单位。有议员估计录多宗挞订与纳米楼绝迹有关,市民情愿浪费数万元挞订改为抽新落成的居屋。另外,我们亦会见到,新居屋山丽苑因为位置吊脚有近2500余伙“卖剩蔗”,中签者拣楼前“缩沙”。此外,由2021/22年度有1469人在无参加“特快公屋编配计划”的情况下,却获编配“长者住屋”,但其中有97%人因此拒绝编配,部分单位更空置逾10年。以上种种例子可以看出,仅靠规划难以匹配市场需求。

  其实撤辣前的香港楼市,发展商已难以买入地皮去建屋。香港社会要面对的是,因为市道不济而引发的市场冲击。即是说,地产不只是发展商和拥有资产人士的福祉,而是全港所有人的福祉。地产不济,我们失去了卖地收入,特区政府靠什么去营运?一个市场总要面对收支平衡的成本法则。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