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央推出五项惠港新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2024-25财政预算案经立法会审议正式通过,特区政府积极全力落实相关措施,聚焦提振经济。近期金融及资本市场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推出五项惠港新措施,拓展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等部署,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深化两地资本市场协作发展,这正面的讯息扭转了低迷的气氛,令股市明显改善,交投量升温,投资者希望这个稳中向好的势头持续。但我们不可安于现状,本地金融服务业当前仍存在不少挑战,笔者尤其关注特区政府会如何保持股市畅旺,着力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以及帮助中小企拓展海外市场,并向当局提出40条书面问题及在立法会财委会上就特区政府回复作追问。在此,笔者想分享几个要点。
今届财政预算案广泛受到支持,整体上回应了不同业界诉求,包括提出完善上市制度,优化交易机制,改善对投资者服务以及加强市场推广,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和流动性,为市场复苏增添有利条件。
不过,受地缘政治影响,环球息口上升、美国对中资企业的不合理打压等困扰,但我们看到危机和机会并存,特别是港股过去几年表现明显落后于其他主要金融市场,特区政府可趁机检视目前金融政策措施有否改善空间。笔者在预算案书面问题中,例如就上市时间可作进一步优化,印花税会否再适度下调,以及如何吸引更多海外企业等议题向相关政策局提问及建议,希望特区政府从善如流。
简化上市审批时间 提升效能
针对吸引海外企业来港上市方面,当局回复指出,港交所已积极筹备活动,包括与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组织联合举办不同的金融主题旗舰峰会和活动,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来港。对此,笔者对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不同活动表示肯定和支持,但仍需要加强海外宣传在香港上市的吸引力,以及投资港股的机遇。除了寻找新资金,特区政府以及监管机构亦须增强香港的吸引力和背靠祖国的独特优势;从港交所资料显示,过去3年上市审批时间过长的问题未有明显改善,为提升效能,必须要正视。
笔者一直倡议,特区政府需要便利上市以及降低交易成本,当局亦多次重申会作检讨,并指会考虑从不同途径减少交易成本。无疑,特区政府去年下调印花税税率至2021年8月前水平,以及港交所降低港股资讯费用等,但相对于大刀阔斧撤销楼市辣招政策,难免令金融业界认为下调印花税力度不足,对股票市场支援力度相对较弱。港股今年第二季投资气氛虽有改善,但市场韧力仍待观察,特区政府有必要借着良好势头,再进一步作出金融改革。早前,笔者提出了“十项提振港股措施”,包括考虑动用特区政府相关基金资源、进一步下调印花税、优化除牌机制、放宽回购股票限制、改革恒生指数筛选机制等等。因此,笔者会继续从不同渠道反映意见,例如建议利用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生命科技、绿色科技、半导体等初创企业及相关上市公司等,对于培育初创公司成长到相当规模时,特区政府应鼓励及支持其在香港上市,突显特区政府对香港资本市场前景的信心。
笔者留意到,今年财政预算案中,特区政府将增拨1亿元推动和促进金融服务持续发展。笔者特意就拨款细问用途,得知资金用于包括延长“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资助计划”、“金融科技从业员培训资助先导计划”等,相关计划在业内甚获好评。然而,笔者认为相关1亿元推动金融服务业主要是统合过去的措施,作出优化;建议可考虑增加对金发局的拨款,专款用于帮助金融企业拓展不同海外地区业务,更有效发挥他们的市场优势,因此当局可要求金发局推出更多前瞻性推广计划,有助业界长远发展。
最后,笔者在财委会上询问特区政府会如何帮助香港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以提升竞争力。尤其是对于资源匮乏的中小企而言,要到“一带一路”开拓业务,可说是力有不逮。局方回应,会利用投资推广署联同商会等举行讲座,以及代表团到海外国家考察,并会由企业分享成功案例。笔者认为,商界更希望看到当地实质的商机,基于现时不少国企及央企在“一带一路”有丰富营运经验,特区政府应积极考虑类似企业学长计划,让国家大型企业主动带领香港中小企在当地拓展业务。
协助各类企业拓展“一带一路”
今届财政预算案中,笔者提出的问题涵盖金融、经济、民生等议题。总括而言,笔者认为特区政府正积极改革香港金融市场,香港处于中美博弈的风口,特区政府更应利用“一国两制”、背靠祖国的优势,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利用好国家强大助力,帮助香港不同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