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智驾前沿/中国汽车技术出海步伐加快\智能驾驶行业从业者 张海洲

2024-06-27 04:03: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尽管中国品牌的汽车在海外会面临更多监管措施,但不妨碍搭载了中国技术和方案的电动智能汽车开上全球各地的街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欧盟、土耳其对中国造电动车的新关税还未正式执行,加拿大又紧随其后。这些天据多家海外媒体报道,加拿大也在考虑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

  5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关税,将关税从目前的25%提升至100%。

  经过经年努力,中国汽车刚在2023年底登上第一汽车出口国和第一新能源车出口国的双重宝座,可转眼之间形势似乎急转直下,出海的前景被蒙上一层阴影。但无需过于悲观,即使整车产品出口前途未卜,中国汽车产业并未停下出海的步伐。

  在过去的一年内,诸多家喻户晓的海外大型车企不顾地缘政治的现实,与中国车企业达成合作,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新针对中国和全球市场的新车型或新型零部件。只是与几十年前成立的那批中外合资车企比,这次的区别是在技术上,或者说更有话语权的那一方发生了反转,从海外车企变成了中国企业。这一波趋势,在国内车圈被戏称为中资车企改变传统“用市场换技术”的反向输出。

  中企掌握智能化核心技术

  这一切,都是源于中国企业在汽车电动、智能化的大势中掌握了核心技术,且其打造的产品历经了中国这一大市场竞争的洗礼。

  6月19日,捷豹路虎中国宣布与奇瑞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授权双方合资品牌奇瑞捷豹路虎在其推出的全新电动汽车上使用“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捷豹路虎中国表示,该品牌将在华推出一系列面向主流市场的电动化产品,并在未来出口海外市场。

  刚好两个月前的4月19日,奇瑞汽车还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在西班牙巴赛隆拿自由贸易区举行电动汽车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将在当地设立合资企业,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新产品。

  5月31日,吉利与雷诺集团正式成立新公司,预计年产能约500万套动力总成,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整套先进的动力总成技术产品,包括混合动力系统、燃油动力系统、变速箱和电池解决方案等。

  5月20日,奥迪汽车与上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中国市场联合开发全新的智能数字平台,并且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汽车。首批三款纯电动车型将投放在中国市场,首款车型预计2025年上市。上汽集团表示,奥迪汽车将贡献高端车型产品定义、整车研发和工程技术能力,上汽集团则将贡献关键的智能电动创新技术。

  共同开发性能优异纯电车

  丰田与比亚迪合资在深圳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研发纯电动车及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等相关业务。由丰田委派的新公司董事长岸宏尚的表态值得玩味:“合资公司成立以后,丰田和比亚迪掌握各自技术强项的工程师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切磋造车技艺,从而开发出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性能优异的纯电动车。”比亚迪的强项是什么?根据随后分析人士的解读,自然少不了电动、混动方面的技术。

  大众在2023年宣布向小鹏投资7亿美元,收购小鹏约5%股份。行业媒体将此次投资解读为大众旨在补足自身在软体方面的“软肋”。双方将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B级电动车,预计于2026年在以中国为主的市场发布。双方还将继续展开电动车平台、供应链、电动车技术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大众旗下软体公司CARIAD与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方案供应商地平线的合资公司酷睿程(北京)科技公司去年成立。此前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公告显示,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为此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将在合资公司中持股60%的股份。合资公司规划业务范围包括L2级辅助驾驶、高速领航辅助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按照CARIAD中国子公司前任CEO常青的说法,合资企业将计划于2025、2026年量产L2+、L2++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产品。

  零跑和Stellantis集团去年达成了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注资成立零跑国际。新公司由零跑提供技术支持,Stellantis集团提供全球市场资源和影响力。

  中国汽车品牌与跨国企业合资,都是“以市场换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方都是技术输出方。中方则是仰仗中国市场才有与外资车企合作,接收、学习其技术的机会,话语权较低。如今中外车企的合作,打破了过去的这种“传统”,是中国企业用技术赢合作,用技术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外资车企看到中国消费者更加青睐国产汽车后努力争夺、保住中国市场的举措。尽管中国品牌的汽车在海外会面临更多、更严苛的监管措施,可这不会妨碍搭载了中国技术和方案的电动智能汽车开上全球各地的街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