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投资是漫长的过程,不要被短期的市况波动所影响。
经济学家总是说股市是一个投资场所,这里的盈利来源是企业创造的利润和由此产生的分红。这样的说法虽然正确却不全面,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大相迳庭。尤其是在A股市场,大多数散户朋友是冲着短期的价格差异去的,追涨杀跌、乐此不疲。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普遍现象,只纠结于教科书上的理论,也许没有错,但是却与现实格格不入。
其实,股市既是一个长期投资场所,也是一个短期的零和博弈场所。不同的人群参与其中,各取所需、互不干扰。当然,这是理想状态,现实是互相干扰。很多散户朋友一开始抱着投资的目的进场,却被眼前的短期涨停板股票诱惑,被网络上传播小道消息的别有用心者蛊惑,开始了赌场博弈。因为从交易规则来讲,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越轨行为的交易费用并不高。很多人因小失大,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账户缩水严重。
投机和投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行为。投机从整体而言是零和博弈,你赚到的就是别人输掉的。就好比赌场,它不可能产生增长,没有资产增值的功能,但是提供了一个刺激的情绪价值。在赌桌前,你知道一秒钟见输赢,心跳加速血脉贲张,与游乐场里面的疯狂过山车一样。所以,你实际上是在买消费服务。
既然是消费,你就要付费,所以赌场是要抽取一定比例的提成,俗称“门票”。在股市里面短线投机炒作,也是输多赢少,是要亏本的。这应该在短线投资者的预期之中。年底结账的时候别忘了,毋须唉声叹气,反而应该为享受了一年的情绪价值而深感欣慰。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作为旁观者,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川大智胜”(002253)会和美国大选结果紧密相关。因为市场上那些短期炒作者,把川大智胜作为了轮盘赌里面的红黑筛子,和公司的内在价值毫无关系。
投资者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长期投资的回报会需要那么多的短期痛苦作为代价。笔者曾经计算过,长期投资沪深300指数的回报率并不低,如果叠加一下申购新股的收益,应该是跑赢通货膨胀和国债收益的。但是这样的回报获得,确实很漫长。而漫长意味着你需要在大部分时候忍受短期的价格下跌带来的痛苦,也需要在大部分时候拒绝短期的价格涨跌带来的诱惑。
在多数时候,旁人看来唾手可得的收益,实际上是投资者长期忍受波动的回报。比如在9月底的暴涨行情中,很多的创业板ETF、科创ETF等等收益可观,不少朋友闻风而动,在10月初入市,却被结结实实地打脸了。为什么呢?因为想要收获前期收益的投资者都是早就建仓,没有能知道短期暴涨什么时候回来,只是逢低买入、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得到回报。短期暴涨对于这些仓位持有者而言,只是短期兑现一下,并不改变长期持有的整体战略,因为即便现在跌了一个月,A股市场在长期范畴来讲还是谷底阶段。所以,这些短期收益只是对长期忍受阴跌的痛苦的一种回报,程度上讲似乎也没有超额。而10月初应声入市的短期投机客,享受了几天激动人心的时刻后,就应该付出代价了。
投机者只得到情绪价值
投资是一种修行。需要投资者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忍受痛苦和煎熬,然后在拉长了的时间段内获得非凡的回报。而短期投资客都是消费情绪价值的消费者,获得满足付出代价,和买一顿美食、消费一次度假别无二致。
把股市上这些行为理解透彻,也有利于我们生活其他方面的安排,比如爱情和婚姻。前者是短期消费行为,后者是长期投资行为。一段美好的爱情持续不了多久,行为者可以不断去探索新的情绪价值,但是愈频繁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愈大,不独是金钱更多是情感。婚姻是一场修行,好不好需要拉长了时间看。短时间的恩爱在一场五、六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根本不算什么,要能持久才谈得上幸福。
婚姻与投资是相通的。借用投资大师巴菲特老爷爷的一句话讲:“你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如果没有打算持有十年,最好不要去买。”那么如果没有百年好合的打算,又如何能够开始一段美好恋爱呢?
(作者为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