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金融市场蓬勃发展,有利于国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笔者于11月27日在立法会大会上,提出个人任期内第二份议案,题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会上获得41位议员发言,并获得通过。议案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引起香港各界人士对国家建设金融强国的关注和思考,香港如何能更好配合国家的发展大局。第二是提出存在的挑战和改善的建议,从而激活我们的市场,通过金融改革,推动经济民生发展。
议案措辞主要围绕“建设金融强国”所具备的六个强大关键核心要素,包括货币、央行、金融机构、金融中心、监管和人才,以及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金融优势,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积极协助国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强化六大核心要素
在强大货币方面,笔者建议,香港应善用目前作为全球领先离岸人民币中心的优势,促进离岸人民币产品多元化发展,并刺激双币柜台交易。
强大中央银行方面,金管局可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合作,促进企业跨境融资,加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并关注贵金属和虚拟资产业界开户遇到不同的困难,以及恶劣天气下仍然未能使用实体支票交收结算的情况。
强大金融机构方面,目前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特区政府应推动更多业务支持交易香港产品、在香港上市,以促进本地、中资、外资金融机构,不论大中小规模,均能共同发展,并积极发展黄金和商品中心。同时,港交所应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包括增加给行家的利息、放在几家清算所的保证金要更有效率使用,并研究取消手数要求、设立除牌公司场外交易制度等。
强大国际金融中心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争取在各类产品订立标准、取得定价权、话语权。争取成为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第一。
强大监管方面,需要平衡监管与市场发展。建议监管机构检视前置式监管、着重披露为本的监管原则、检讨双重存档机制,以及放宽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合并的要求。
强大金融人才队伍方面,香港应致力加强联系国际层面,吸引海内外金融人才,同时需要挽留及培养本地人才;亦需进一步与内地部门协作沟通,加快落实大湾区各类金融专业资格互认机制,扩阔两地人才的发展空间。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针对五篇大文章,特区政府应更大力度帮助企业升级转型,包括改善科技券申请程序、更新证监会海外个人客户遥距开户合资格司法管辖区名单等。
在数字金融方面,建议容许零售投资者参与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币种的虚拟资产交易,以及证监会加快审批牌照升级。
绿色金融方面,香港可发展绿色金融认证产业,例如研究设立港版ESG认证制度,协助内地企业作出符合国际标准的ESG汇报。
在促进普惠金融方面,特区政府应致力促进金融产品零售化,尤其是在健全的监管制度下,容许零售投资者参与合规平台上不同的投资产品,向他们强调听取持牌人士专业意见的重要性,并减少专业投资者限制,以促进相关债券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发展。
养老金融方面,特区政府银债和近期的机管局债券都有零售部分,可继续推进债券零售化。同时,亦建议推出更多银发金融、养老保险等产品,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除了上述建议外,笔者想强调,香港要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最重要是吸引到全球不同地方的资金来港,制造良好营商环境,同时让环球投资者拥有获利的投资前景,从而令整体金融市场更蓬勃发展,这亦有利于国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作者为香港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