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楼市新态/提振港楼政策有充裕空间\汪敦敬

2024-12-11 05:02: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四个要点:1)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2)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3)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及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4)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相关消息公布后,美国两间大型投行美银与大摩均应和唱好,港股当天急升548点,第二天虽然以下跌收市,但成交额亦有2475亿元,亦合乎我们期望的一个健康市场的情况。很多媒体指出今次是中央政府14年来首次使用“适度宽松”去形容货币政策的。

  内地经济一揽子提振政策当然对香港是有好处的,笔者认为股市将会是率先受惠。香港与内地目前都不存在严重的经济衰退,更重要的是内地M2有庞大的约310万亿元人民币,而香港M3亦是逾18万亿港元。即是说,现在首要任务是引导部分存款流出银行进行投资。

  笔者之前曾分享过,近30多个月里面,香港银行总共增加4万多亿元的定期存款,这些定期存款增加的原因,很大机会是高息吸引了存户,但间接令到市场欠缺活力。如果增加的定期有十分之一流出,金额亦达4000多亿元,足以令到市场活跃。近两个月,我们见到定期减少了900亿元左右,最重要的是在M3总数增加的情形之下定期减少,相信市场离春天不是太远。

  交投旺 增投地意欲

  笔者认为,香港官员应该学习中央政府推出组合拳。所谓组合拳即是不同的提振市场政策,不单只一气呵成,而且首尾呼应。未来香港进一步出招刺激楼市,还是有很多方式和空间的。譬如立法会议员洪雯发表文章提倡善用强积金,其中一个方向是考虑让市民首次置业时使用强积金作为首期的补充。而在目前的环境下,特区政府也可以考虑重推置业资助贷款计划,令到上车人士有更充足的置业机会,而豪宅板块亦已恢复。如果是纯豪宅的买卖,相信能够令到发展商有兴趣买地,对于不受发展商欢迎的地皮,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可以更弹性去处理卖地条款,例如用很平的地价再加上分账制度。

  此外,有不少投资者都很有实力,但因为现在楼价下跌正忙于补仓,笔者认为特区政府可以研究一下,尽量推出宽松措施,令到这部分投资者能够站稳阵脚,甚至有能力重新在市场上有所作为。

  笔者觉得除了发行债券之外,亦鼓励特区政府在某些项目多用房产信托基金去集资,这不会变为沉重的负债,亦可将这些权益给予市场上的被动投资者。

  以长远投资的角度来说,香港很多投资项目是很吸引,包括住宅收租回报率,很多股票股息率亦有10厘,其实不应该太悲观。

  (作者为祥益地产总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