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积极推进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投资,不但在国内布局,而且加大对全球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开发及应用。
全球气候变化对可再生及清洁能源产生巨大需求。其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作出巨大努力,特别是中国在引领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方面发挥引领性、建设性作用,一方面全面实施“双碳”战略,履行全球气候承诺,在国内持续加大能源转型,扩大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投资和消费占比,另一方面深化和扩大国际合作,积极履行国际责任,通过增加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海外投资,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建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极大地降低了能源转型成本,提升了全球可再生及清洁能源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
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18至2023年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从5260亿美元增至17690亿美元,增幅236%。展望未来,将有两方面的乐观预期:一是全球气候行动将加速,凝聚国际共识,并推动相关策略更加务实,以更好地满足气候融资需求;二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带领全球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投资继续增长,绿色科技应用将加快扩散。
清洁能源投资最大贡献国
一、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其一,可再生及能源投资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首次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望达2万亿美元,是传统化石燃料投资的2倍。目前中国是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力度最大的国家,2023年的资金投入达6760亿美元,全球占比38%。同时,欧美国家也提出清洁能源计划,欧盟提出,到2027年额外提供2100亿欧元用于突破清洁能源关键技术,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争取提高至45%。
其二,气候融资目标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气候政策倡议组织报告显示,预估2023年全球气候融资可能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运输将继续引领关键增长。近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最终确立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发达国家在气候融资方面被设定了明确的任务指标,到2035年,其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及每年至少1.3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目标,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
其三,中国推进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指出,过去十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投资方面,中国企业海外清洁能源投资遍布主要国家和地区,涵盖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中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2023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26.4%,较2013年提高10.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中国积极推进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投资,不但在国内布局新能源产业,而且加大对全球的能源转型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及新能源技术应用。
其四,发展中国家加强应对气候行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致力落实全球气候行动目标,制定中长期的淨零排放计划。中国承诺实现2030淨零排放,2018至2022年中国气候融资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6%,远高于发达国家15%。墨西哥承诺到2050年实现淨零排放。作为2025年COP30主办国的巴西,目标在2035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二。
二、地缘政治扰动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
一方面,传统化石燃料消费占比仍较高。2023年化石燃料仍占全球能源结构的81%,其中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占比分别为32%、26%、23%。全球要摆脱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需要更大规模的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投资。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传统油气行业对清洁能源的投资仍然不足。2023年全球油气公司对清洁能源的投资300亿美元,仅占该行业总资本支出的4%。过去10年,全球对化石燃料的投资一直缓慢下降,但降幅仍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目标的需要。
美政策转軚 撑传统能源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导致新能源发展受挫。欧美国家传统化石燃料使用触顶,但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风险增加,将对全球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带来新的冲击。2014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制定“清洁能源方案”,要求各州与能源公司减少碳排放。但在2016年2月,美国最高法院下令暂缓执行方案。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内,美国环境保护署废除了“清洁能源方案”。“特朗普1.0”时期明确支持传统能源发展,预估第二任期将可能延续此前的政策基调,或考虑废除清洁能源计划,放松对煤炭等传统能源行业的限制。
三、可再生及清洁能源面临新挑战
第一,金融仍在加大支持传统化石能源。自2020年以来,化石燃料投资每年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1.1万亿美元。《巴黎气候协定》达成后的8年里,2016至2023年间全球最大60家银行共计为化石能源行业提供6.9万亿美元资金的支持,其中有3.3万亿美元投向拥有化石能源业务的企业。
第二,全球气候适应资金仍有较大缺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指出,全球气候适应资金需求和流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取得的进展速度不足以弥补这一缺口。气候政策倡议组织的研究表明,在1.5℃情景下,到2030年气候融资还需要增加5倍才能达到每年所需的7.4万亿美元。
中国环保能源发电量占四成
四、可再生及能源发展前景展望
一是中国引领全球可再生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自中国提出“双碳”战略目标以来,一系列围绕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投资和市场迅速建立完善,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而且传统能源行业也在加速“脱碳”计划。中国一方面着力转变对能源资源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能力,加快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给体系。从清洁能源发电来看,2023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整体发电装机总量的58.2%,清洁能源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39.7%,比2013年提升1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全球气候行动加快落地,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
二是中东国家将在能源转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占比97.53%,高于全球平均的81.47%。近年,中东地区为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能源转型,沙特、阿联酋、阿曼均计划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30%。
三是绿色科技和新能源技术将扮演关键角色。绿色科技创新为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服务和工艺流程。可再生能源是绿色科技的主要领域之一,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正逐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的绿色科技走在世界前列。2023年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8%,科技创新投入资金1816.8亿元。大规模的绿色科技投入和应用,不仅降低全球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成本,而且也帮助发展中国家设立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提升光伏产业产能和技术水平。预计未来全球绿色科技将继续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
四是绿色投融资将助力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德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通过调查全球638家银行发现,2016年以来银行业在煤炭行业进行的投融资活动有所下降,2023年煤炭融资降至约1360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20%。世界银行2024财年提供气候融资额达426亿美元,主要投向可再生能源项目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鉴于全球气候资金缺口较大,未来仍需要多边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继续扩大绿色投融资规模,助力支持可再生及清洁能源项目。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