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经济前景不明朗,笔者见证国家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积极推出多项提振经济的措施,港股更于10月多次创下单日成交额新高。展望未来一年,新一届美国总统即将上任,中美贸易摩擦或面临更大挑战,香港金融市场急需持续作出多方面改革,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展新业务,以应对各种金融风险。
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有计划在上任后向中国加征关税,将对中美贸易关系进一步冲击,并引致环球保护主义情绪加剧、或导致减息步伐放慢等多重潜在风险,对香港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因素。为此,香港应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多边贸易,包括争取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促进与东盟、韩国、日本等RCEP成员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加与中东地区的经贸合作,以及香港证监会应扩大遥距开户方式,增加合资格司法管辖区名单,以协助业界开拓东盟、中东等新市场。
吸引中概股来港上市
审视到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或会受政治压力,选择回流香港上市,而其他内地企业亦会降低赴美上市意愿。港交所及证监会应把握机会,持续改革上市审批制度,包括检视前置式监管方式、检讨双重存档机制、优化除牌机制、研究取消手数要求等,提升本地集资市场的韧力。
此外,监管机构亦要着手研究持续降低交易成本,例如检视保证金的存入安排、优化保证金和抵押品要求等,期望有关政策尽早落实推行,有利业界发展。香港特区政府亦须深入研究股票印花税的下调空间,借此提升港股的整体竞争力,促进高频交易活动。有需要时,更可让促进股票流动性小组重启会议,全面检讨各阶段措施的进展程度。
除了股票市场外,特区政府还需要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包括进一步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推出商品通、期货通及新股通等,提升市场深度和广度。跨境理财通方面,我们与内地监管部门研究,调低合资格香港券商的入场门槛,包括优化现有5亿港元交易额的要求,让更多内地和香港券商落地参与,并透过与内地政府机构合作,商讨加快落实大湾区各类金融专业资格互认机制,扩阔两地人才执业及发展空间。
特区政府亦应扩展期货和衍生工具业务,以及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笔者建议,期交所尽快实现23小时交易,增加假期交易的期货品种,以及开放更多虚拟资产期权及期货的衍生产品。特区政府可以考虑容许零售投资者参与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币种的虚拟资产交易;加快审批牌照升级事宜;以及适度放宽中介人销售虚拟资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的规定。多管齐下提升自身竞争力,预防和减低美国对华采取更严厉措施的影响。
争取黄金定价权
笔者乐见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构建香港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回应了笔者过去一直提出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要做好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取得黄金定价权自然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的重要条件;如果不能取得黄金定价权,或会削弱香港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的地位及认受性。期望香港能制定一套国际认可的黄金标准,争取率先获得内地以至“一带一路”国家的认受性,将有助黄金交易及产品研发。有关制定黄金标准以及推展香港成为国际黄金中心的工作,建议善用逾百年历史的金银业贸易场,凭借其丰富经验,扮演积极、重要的角色。同时,香港与上海(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角色定位不同,可作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例如香港能成为内地更大的黄金国际板。
最后,笔者十分认同特区政府抢人才的政策,包括推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并在施政报告中优化计划,例如容许投资住宅物业,亦增加对资产审查的灵活性,容许以全资拥有的私人公司方式计入投资金额内。为有效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来港,笔者建议进一步提升相关灵活性,扩大至容许以联名方式持有个人3000万元资产作证明,亦不应严苛要求每日结余须有3000万元资产,而可改以同等资产值的月结单作证明。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持续促进股票、债券、期货、商品、资产管理及虚拟资产等金融服务发展。同时,积极以开放态度吸引人才,以及拓展市场,相信能够应付未来重大挑战与困难,为香港国际金融发展再上一个高度。
(作者为香港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