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DeepSeek持续深耕开源生态、落实技术合规,其展现的高性价比与跨硬件适应能力,将成为颠覆全球AI产业版图的关键力量。
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推出的DeepSeek以其开源性与低成本冲击了美国长期稳固的科技霸权,证明了“以更少资源达成更多突破”的可行性。一些技术落后或新兴市场国家,也因此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更引人期待的是,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美国企业为了降低算力支出,转而使用DeepSeek,减少对昂贵硬件与封闭技术的依赖,以及增加移动设备和物联网装置的功能。
美国对华输出先进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实行诸多限制,没想到反而激发了中国企业在算法和训练策略上的自我革新。DeepSeek让全球看到:“不用最先进的GPU芯片,也能在算法效率上实现突破。”这种“以限制促创新”的结果,正在改写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的竞争版图。美国若持续依赖高硬件支出与封闭系统,可能逐渐失去成本与速度优势,进一步损害其全球的市场支配力。
DeepSeek的开源、成本低、效能高,对任何想要降低研发和算力压力的企业都是一大诱惑。DeepSeek提供的高性价比模式,可能让许多美国中小企业,甚至大型科技公司重新评估研发策略,进而采纳这款源自中国的开源技术。
DeepSeek证明了开源合作与算法创新的威力。当技术细节公开、全球开发者可共同参与优化时,模型优化速度将远胜于传统封闭环境。这也引发了产业界的思考:未来谁能快速整合跨国、跨平台的技术,谁就能掌握市场先机。同时,硬件供应商也不可能永远依赖单一芯片或单一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开放与融合,正成为新一波AI产业革命的关键。
港宜利用金融和科研优势
面对DeepSeek带来的全新竞争态势,香港也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在AI与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战略。DeepSeek所代表的高效算法与开源生态,提醒香港能以更聪明、更灵活的方式重新起步;与其追求大规模算力,不如专注提升研发效率、优化算法与鼓励多元合作。利用香港的金融与科研优势,协助创新企业融资,并开放更多实际应用场景做测试,或能在小而精的环境里快速孵化出高附加值的AI产品与服务。
内地也可把握这次机遇,加强对DeepSeek等开源企业的支持。一旦在“高效算法+开源模式+安全监管”方面形成完备体系,不仅可吸引更多外国开发者与企业合作,更能借此奠定“可替代美国核心技术”的全球影响力。
由于DeepSeek以更底层的程序语言实现优化,未来在硬件端的适应具备高度弹性。目前最具焦点的发展方向包括:
国产芯片生态合作:DeepSeek若与华为等国产芯片厂商深度整合,将形成一条绕过美国技术封锁的自主供应链,并使得中国AI产业在硬件与软件两端皆有更强的议价权。
国际开源社群:持续壮大开源社群,鼓励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在相同架构下进行二次开发与优化,快速累积技术优势。同时,可邀请其他AI企业(如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共同组建联盟,推动整体技术进步并促进协同创新。
数据安全与使用条款:目前DeepSeek的使用条款对个人数据保护的不足会成为国际化的隐忧。若能透过合规化与监管合作,提升外界对其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的信心,将有助于扩大市场接受度。
AI产业步入创新破局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董事长兼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明确肯定DeepSeek,强调其开源模型与推理效率对全球AI生态有重大启示。
此外,英伟达上周发新闻稿表示,旗下Nvidia NIM(Nvidia Inference Microservices)的服务已可以使用DeepSeek-R1,显示出英伟达虽受美国对华科技管制影响,但仍不愿放弃中国广阔的市场与研发人才。
DeepSeek的崛起象征AI产业步入“创新破局”的历史阶段:从过度依赖海量硬件与封闭生态的模式,转向以开源、算法革新和更灵活的硬件适应为核心。其不仅为技术后发国家带来实现“弯道超车”的希望,也警示美国必须重新审视其管制策略与封闭思维。对国家而言,若能结合国产芯片与开源算法,并同时完善监管与合规环境,就能在全球AI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战略优势;而香港也可从“提升效率”的角度重新起步,利用在金融和科研资源整合上的优势,找到比依赖庞大算力更有效的发展路径。
未来,DeepSeek只要持续深耕开源生态、扩大国际合作、落实技术合规,其展现的高性价比与跨硬件适应能力,将成为颠覆全球AI产业版图的关键力量。
(作者为香港创科发展协会创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