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航运前瞻/港航运物流急需开拓新货源\钟鸿兴

2025-02-11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广西北部湾港至香港公共班轮航线“天天班”常态化已开行,并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班列对接,实现海陆联通。图为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码头的繁忙景象。

  过往多年,香港作为转口港的货物来源,主要是深圳陆路口岸及珠三角水路口岸,但经过三年多疫情管控,内地出口探索新出路,香港航运物流业面临紧迫势态,必须寻找不同地区的新货源。此举对维持香港航运业繁荣、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意义重大。

  海外市场方面,“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大宗商品物资需求巨大,香港航运业宜把握沿线基建物资运输机遇。香港作为重要节点城市,亦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合作。

  2024年10月发布的施政报告提出,香港会建立新增长点,以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为切入点,汇聚相关企业落户香港,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仓储交割、航运物流、风险管理等运作中心。例如,内地企业向东南亚国家出口桥梁建设钢材,经香港整合、转运,利用其完善航运网络高效送达目的地。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香港应发挥国际航运、贸易及金融中心功能,吸引沿线国家特色商品汇聚,如中亚的能源资源、东南亚的热带农产品等,拓展双向物流运输业务。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亦已批准在港设立金属仓库,加强与内地大宗商品市场的联系,相信对香港航运业的新货源开拓有相辅相成的带动。

  内地市场方面,分地区具体来看:

  广西农产品寻求外销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西南与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拥有北部湾优良港口群。广西外贸规模排全国第十三位,香港是广西第一大的外资来源地,也是广西企业“走出去”第一大平台。机电产品、劳密产品(成衣、纺织等)是广西前两大类出口商品,合计占广西出口总值比重超七成。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广西“新三样”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出口规模已达155.7亿元(人民币,下同)。

  2023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期间强调,要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桂港两地互为支撑,可加快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及北部湾经济圈,利用北部湾港在陆路连接内地西北地区,海上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以连通亚洲、北美、欧洲等区域,携手共建“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据笔者了解,广西北部湾港至香港公共班轮航线“天天班”常态化已开行,并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班列对接,实现海陆联通。今年一季度,北部湾港至香港航线累计开行301班,同比增长64%。内地西北地区经香港转运至亚洲主要地区只需4至7天,极大促进广西与香港之间的多式联运。

  去年6月,笔者前往贺州、梧州、桂林及玉林等地考察,了解到当地农户对农产品供港条件未能具体掌握,故只可卖到华南地区销售,但非常期待能够打开香港市场的通路,并在香港建立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以香港作为销售平台带动农产品销往海外。

  广西现正全力建造平陆运河,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广西临海但没有江河直接通航入海的现状。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预计2026年12月底主体建成,平陆运河建成后还会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香港航运业应尽早把握合作,才是积极有为的做法。

  武汉高端制造业发达

  武汉地处中国内陆中心,是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的关键节点,亦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制造、电子资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达,产业基础雄厚。香港航运物流行业可借助武汉的产业资源,增大货源及拓展服务领域,武汉则能利用香港的物流服务提升产业供应链效率,促进产业升级。

  据悉,武汉正推进高标准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要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路”现代物流货运,高水准建设临港、临铁、临空、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五个枢纽经济示范区。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超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进出口外贸总额4033.5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1.8%,增速均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其中,中欧班列(武汉)实现“四向拓展、陆海联通”,已拥有52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和地区、115个城市。2023年,中欧班列(武汉)共折算发运1005列。

  针对武汉的汽车、电子资讯等制造业,香港物流企业与武汉本地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武汉的货物经香港中转,可快速运往世界各地;香港的进口货物也能通过武汉辐射至广阔的中部地区。现实的问题是,内地中部的货源如何运到香港、并带动香港航运货量。参考去年8月20日开通的“渝深港图定班列”,可实现成渝货物3天时间抵达香港葵青港区货柜码头出口。因此,武汉货源亦可从开通“汉深港铁路班列”运到香港货柜码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武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与香港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有望持续深化。同时,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国际化水准,也将为两地贸易增长注入新活力,预计未来五年香港与武汉贸易额有望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在两地航运物流合作前景非常广阔。

  珠海交通便利辐射粤西

  据珠海拱北海关统计,截至2024年12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1万亿元。每天约70万个包裹从港珠澳大桥进出,通达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揽货、珠海聚集、发往港澳、通达全球”的态势日趋明显。

  珠海市政府近年积极发展“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及“经珠港飞”经济发展,务实兴建多个物流基建来打通这大通道,包括粤港澳物流园、金湾机场货运站二期、高栏港码头升级,加大铁路网络等,目的是把珠海打造为面向粤西及西南地区经贸市场,珠海经过多年自身调研后,亦明确定位为面向内地大西南枢纽地位,借着“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连通香港国际枢纽,带动珠海与香港两地枢纽双循环。

  珠海周边城市包括江门、佛山、中山等,都是生产企业为主、货源稳定,港珠澳大桥与新建成的黄茅海跨海通道的“连线”,不仅成为大湾区的“外环”,亦拉动江门地区陆路货运减少经大桥到香港时间。加上粤西城市,湛江、茂名、阳江等,都是极为值得开拓的新增长点。在此发展过程中,香港航运业应把握集聚上述货源,与珠海航运物流业共同合作,併船出海,发挥香港的国际贸易、金融及航运优势。 

  总结

  时值外围环境动荡时期,香港更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发挥独特优势、久久为功,强化内联外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拓展国际联系,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及提升香港在全球影响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扮演国际枢纽角色,吸引内地目标省市集拼和中转业务于香港进行,以增加港口货运量。

  香港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开拓新货源,至于航运物流业发展要走哪个方向,以及需要什么配合才能巩固及提升自身地位,笔者将于下一篇专栏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作者为香港物流商会主席、武汉市政协委员)

点击排行